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三维目标的理解。新课程倡导三维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知识性)目标、过程与方法(技能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性)目标。其中,过程与方法(技能性)目标强调能力的提升,即通过知识传授,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题干表述,该数学老师的目标是要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方法,属于技能性目标。故本题选C。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说,包括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在原型操作阶段借助于实物模型、图片、示意图或动作等,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把学生在头脑中已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帮助理解心智技能学习的内容,以获得完备的动觉映象,有利于形成新的智力活动。题干中“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的以外显的操作方式实施”体现了C选项。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或相似性、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学习的定势和态度等方面。其中,一般而言,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迁移的范围就越广,效果越好。故本题选A。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直观的类型。知识直观的方式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三种。没有感知直观、空间直观或表象直观。故本题选A。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意志行动的动机冲突。动机冲突分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四类。趋避冲突又称为接近—回避型冲突,指一个人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的矛盾的内心冲突。题干中对去学电子琴既想去又不想去,符合趋避冲突。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