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量力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的,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故本题选D。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意思是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要鼓励学生而不要压抑他们,要指导学生学习门径,而不是代替学生作出结论,因此体现了启发性原则。故本题选A。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综合素质评价。学生间的横向对比,排名次就是典型的横向评价。这一评价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使部分学生失去信心。因此现代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主要实行纵向式评价,是以学生自己为参照,将学生的现在和过去的进行对比。故本题选A。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小学德育的方法主要包括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表扬和批评、奖励和惩罚等。其中以说服教育为基本方法。故本题选A。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双边性规律/互动性规律)。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意味着学生虽然许多方面并不成熟,需要教师的指导,但他仍是认识和自身发展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认识到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并给与他们关怀,这样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