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性格。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题干中小林诚实、内向、谦虚、勤劳,且具有亲和力,体现了他做事的态度,符合性格的概念。故本题选A。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休养。医疗机构应当对当地教师的医疗提供方便。”故本题选A。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权利。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也是一项基本人权,受教育权是中国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受教育权主要有以下类别和内容:(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2)按照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题干中语文老师在其他教师上课时将这名学生叫到办公室教育,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故本题选D。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教科书的内容首先必须是科学、可靠的知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一般地,科学上尚未定论的东西不应当被选入教材内容之中。教材的科学性是基础,教材的思想性应寓于科学性之中,要使学生能从科学的内容中掌握正确的观点,要使他们能把理论、事实、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起来,使其在思想上有所提高。因此,我国小学课程设计应坚持科学性和思想性的原则。故本题选D。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起源论。选项A,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该观点将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认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选项B,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把全部教育都归结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选项C,劳动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选项D,交往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相互非物质性的交往活动”。题干强调“本能”在教育起源中的重要性,属于生物起源说的观点。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