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包括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和非制度化教育。其中,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教学机构。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A、B、D三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本题选C。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沉思型认知方式。沉思型认知方式的学生在碰到问题时不急于回答,倾向于深思熟虑,用充足的时间考虑、审视问题,权衡各种问题解决方法,评估各种可替代的答案,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满足多种条件的较有把握的最佳答案,因而错误较少。题干中,小刚同学总是严谨全面的考虑,再确认无误时才会给出答案,体现了他是沉思型的认知方式。故本题选B。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讲演。讲授法可分为讲解、讲述、讲读、讲演等方式。讲演是教师在中学高年级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讲授的最高形式。故本题选C。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故本题选C。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级授课制在我国的建立。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进行教学的学校。1900年因庚子事变被迫停办,1902年被并入京师大学堂。因此,中国首次实行课堂教学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A、C、D三项为干扰项。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