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小学三年级老师在教“笑迎”这一新词时,首先复习“跃进”“斗志昂扬”等词语。“跃进”的“跃”字的右面一半就是“笑”字的下半部,“斗志昂扬”的“昂”字下半部加上“之”就组成了“迎”。然后学生再学习新词“笑迎”,就很容易掌握了。这位教师运用的是( )的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量力性
C.巩固性 D.系统性
2.小学生既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想被老师惩罚,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
3.( )是教师以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对象,对自己在工作中的决策、行为及相应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A.教学反思 B.教学评价
C.教学分析 D.教学反馈
4.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 )的特点。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5.人的心理成熟是以具有独立自主的( )为标志。
A.自我意识 B.创造能力
C.预见能力 D.选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