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笔试模拟

首页 > 教师资格证 > 试题资料 > 笔试模拟

2021年福建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小学科二:模拟题答案(二十四)

福建教师考试网 | 2021-06-29 15:58

收藏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论中处于他律(权威)阶段的儿童具备以下特征:(1)儿童认为规则是不变的,不理解规则是由人创造的;(2)绝对遵从成人、权威者的命令;即老师说的都是对的;(3)判断行为好坏的依据是后果的严重性,而不看主观动机;(4)把惩罚看作是天意和报应,而不是把惩罚看作是改变人的行为的一种手段,因此结合题干听大人话的孩子是好孩子表明孩子处于他律阶段,即权威阶段。故本题选B。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维果茨基的教育思想。维果茨基是前苏联的心理学家,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他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1)“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把个体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种: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第二种水平是潜在的发展水平,指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可以通过教学或者别人的帮助来消除这种差异,这就是“最近发展区”。(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3)学习的最佳期限。故本题选D。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知觉偏差。常见的有刻板印象、晕轮效应、首因效应等。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题干的表述符合B选项。故本题选B。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也称操作记忆、工作记忆,指的是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大约在20秒左右,最多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短时记忆对刺激信息的编码方式以听觉编码为主,也存在着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故本题选C。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迁移的现象。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等都是典型的迁移现象。照本宣科不属于迁移。故本题选B。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