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1907 年在罗马贫民区创设了“儿童之家”,招收 3—6 岁的幼儿进行教育实验。
她的代表作:《蒙台梭利教学法》《童年的秘密》《教育人类学》《有吸收力的心智》等。
(一)幼儿自我学习的法则
蒙台梭利视教育为促进幼儿内在力量自然发展的过程,强调幼儿的自由活动,允许幼儿个别学习。
她认为儿童的心理具有吸收力。儿童具有一种天赋的、强烈的内在能力和不断发展的积极力量,就像海绵吸水一样,能持续地从环境中吸收感觉信息。
(二)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这个环境具有以下特点:
1. 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
2. 一个有秩序的环境;
3. 一个生气勃勃的环境;
4. 一个愉快的环境。
(三)教师的作用
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唯一标志就是活动。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示范者、指导者和准备者。
(1)观察:在蒙台梭利学校中,教师所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观察儿童。
(2)示范:蒙台梭利学校的教师每时每刻都在做着示范。
(3)指导:教师必须能够明察秋毫,反应敏感,冷静沉着,精明强干,有教育艺术和才能,做儿童活动的自觉指导者。
(4)准备:当教师观察了解了每一个儿童后,要根据每一个儿童的发展程度、兴趣、爱好去准备他们在第二天可能会用到的每一样东西。
(四)幼儿的自由和作业(纪律)组织相结合的原则
良好的秩序是蒙台梭利“儿童之家”引以为豪的特征之一。
(五)重视感觉教育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感觉教育是重要内容。她认为 3—6 岁是儿童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的各种感觉先后处于敏感期。
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是在重视所有感觉器官训练的基础上,特别重视视觉、听觉、触觉的训练,而且把对触觉的训练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