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李老师、吴老师的教育学生的片段:
班主任李老师在学校以“严厉”闻名,平时不苟言笑,不少学生背地里称她为“母老虎”。最近班上学生上课经常迟到,李老师强调了多次,也毫无效果,大多数学生表面答应不再迟到,但仍屡教不改。某天,因学校召开教研组长会散会时间较晚,耽误了李老师的课,导致李老师迟到了。进教室后,李老师第一句话就郑重其事地说,“对不起同学们,因为开会我来晚了,向大家道歉。”听了这几句话,那几个爱迟到的同学立即低下了头,从此以后上课也不再迟到了。
张辉同学是班里出了名的“差生”,他每节课都不认真听课并且还会故意制造问题,不是和别的同学说话,就是摆弄自己的东西,班主任李老师批评了他很多次,丝毫不起作用,他反而变本加厉,越发不可收拾,让各科老师都一筹莫展。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班级文艺演出中,张辉积极主动,李老师抓住机会在班上表扬了他,没想到,从那之后,张辉上课再也没有捣乱过。不但遵守纪律,课下还主动和老师打招呼。
在某次课上,吴老师声情并茂地为大家朗读了教材中一篇优美的风景短文。读罢,吴老师开始问同学们的感受。几个同学踊跃回答,都觉得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享受,仿佛身临其境,置身其中。当吴老师准备正式讲解课文时,黄阳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并不觉得美,因为我不喜欢作者的写作手法。”这时,吴老师对黄阳说:“那是因为你不具备欣赏美的能力,能够入选教材的文章都是精桃细选的”。
问题:
(1)针对李教师的做法,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试结合建构主义理论持有的教师观和学习观,分析吴老师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