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笔试模拟

首页 > 教师资格证 > 试题资料 > 笔试模拟

2021年福建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小学科二:模拟题答案(二十二)

福建教师考试网 | 2021-06-29 15:55

收藏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序列位置效应。遗忘中的抑制现象有两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巩固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结合题干表述,两头对中间的影响,为前摄和倒摄抑制。故本题选D。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校园文化的分类。校园文化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分成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组织和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等。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故本题选A。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练习曲线。练习曲线也叫学习曲线,是表示一种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次数和练习成绩之间关系的曲线。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理论。常见的学习理论有四个流派:行为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提出替代性学习的概念,也叫观察学习,即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没有外显行为。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题干中“孟母三迁”说的是环境对于人发展的影响,儿童通过观察周边的人进行学习,体现了社会学习理论。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品德培养的方法。常用而有效的品德培养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群体约定是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是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教师则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做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题干中“师生形成保护环境的共识”符合群体约定的方法。故本题选C。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