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教六年的李老师回忆道:读初二时,新来的语文老师让我们写篇以“春游”为主题的作文。我写的是一次与爸爸上山采杨梅的经历,由于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写的有声有色。这名语文老师对班上的情况不了解,并不知道我是班里成绩最差的学生,在批改完作业后,我的作文成了班上唯一优秀的范文,老师拿着我的作业本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着,我一听是自己的作文,心狂跳起来。语文老师读完了之后,就对全班同学说:“请写这篇作文的同学站起来。”我在后排怯生生地站了起来,全班同学以惊奇的目光注视着我,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老师在读完了我的作文后,还分析了作文好在什么地方,并给了我几张空白稿纸让我再重写一遍,然后在班级墙壁上开辟了一个作文园地。我的作文就是作文园地里的第一篇范文。
从此,我找到了自信,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也有很多闪光点。我开始要求自己坚持写日记和周记,并送给老师批改。老师在看完之后要么写句评语,要么盖上一个“优秀”字样的图案,我非常开心。写日记这个习惯从初二开始一直保留至今,现在我的日记本已达五十多本了。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案例中语文老师的教学行为。
(2)结合材料,谈谈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