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教学过程
下面主要谈谈对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
导入
通过猜一个谜语:“敢怒不敢言(打一我们身边的物质)”。从而引入本节课的课题--空气。设计意图:谜语的导入形式新颖,能过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课未始兴已浓。
新授
环节一:空气的存在
首先,提问学生我们身边确实有空气存在吗?什么样的事实或实验能证明?空气中有哪些气体呢?让学生尽情发言,感受到生活中各种现象下隐含的科学道理,在顿悟时,欣喜于学习的成功。同时提示同学们可以通过证明空气中的成分来证明空气的存在啊。引导学生发言我们在空气中烧煤、呼吸,证明有氧气;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证明有二氧化碳;下雨下雪,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去,体会学习快乐和成就感。
环节二:拉瓦锡实验
然后,一起了解一下这段历史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对空气成分的验证。请同学们阅读资料。自学过程中,提高自读理解能力,使学生与科学伟人靠的更近,感悟科学真理发现的神奇过程。当阅读完以后进行提问。谁能给大家简述一下拉瓦锡实验的过程?并用在生活中如何把饮料吸到嘴里的类比得出实验原理:利用某些物质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不生成气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让水进入容器。测定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设计意图:感受实验在得出结论方面的重要性,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原理,为下面依据原理设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打下基础。
环节三: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
接下里看现代验证空气成分的实验录像。并询问在录像中同学们看到了哪些现象?反应中,反应后分别是什么?能不能把实验用的红磷换成蜡烛等问题提问。我的提问,由平凡的、易被学生忽略的现象中找到不凡之处,找到可疑之处,然后学生发言,答出结果,红磷燃烧时的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放热,反应的原理: ;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内水回流,约占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5,并且由于蜡烛燃烧生成气体故不能代替反应物。随后阅读教材得出具体的空气成分:空气中最多的成分是氮气,其次是氧气。各物质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比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环节四:混合物和纯净物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混合物和纯净物差别?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可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对概念理解能力及对所学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品质。
巩固
为了及时对新授课的巩固,紧接着进入第三个环节。当堂练习,提升能力,我将在多媒体呈现例题,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小结
在课堂即将结束时,我会结合课堂板书的内容,找不同层次的学生概述本节课学到的主要内容,并且给予适当的补充,使知识及时有效的整合到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
作业
最后我将给学生布置寻找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应用到本节所学东西,下节课与老师同学分享一下,使所学知识能够学以置用。
说板书设计
下面我来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如下:这样板书清晰明了,便于同学们快速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和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