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
1.知道价值的基本含义;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知道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2.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理
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说明人生价值的实现。
3.通过学习,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增强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价值的基本含义;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知道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2.教学难点: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说明人生价值的实现;通过学习,树立起在对
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
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材料: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东西具有不同的价值。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具有满足人们营养需要的属性,衣服、房子、汽车等具有满足人们穿着、居住和出行需要的属性,阳光、空气和水等具有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属性,文学艺术作品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属性,科学理论具有满足指导人的实践活动需要的属性。提问: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的?学生回答问题,教师顺势引入课题。
2.新课讲授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价值的含义,学生阅读教材,教师总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有价值的事物。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2)播放视频《钱学森的一生》,提问:钱学森老先生一生都做了哪些贡献?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教师追问:从钱学森老先生的一生中我们学会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总结: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3)教师出示图片:图1:时任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长的任长霞在市民家中了解当地治安情况;图2:市民翻阅《永恒的彩霞》一书。提问:你们觉得任长霞的一生是有价值的吗?怎么样评价一个人的一生是否有价值?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贡献,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3.巩固练习教师出示爱因斯坦的名言:“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提问:这句话表明什么?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贡献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重要标。
4.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5.课后作业
课后以《人的价值》为题,写一篇作文。
6.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