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把需要归纳为七个基本的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故本题选C。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认知风格的差异。杰罗姆·卡根将认知风格分为冲动型与沉思型:冲动型的学生在认知问题的速度很快,但错误率高。沉思型学生在认知问题的速度慢,但错误率很低,在解决高层次问题中占有优势。赫尔曼·威特金将认知风格分为场依存与场独立。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线索为依据,其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的影响,往往不易独立地对事物作出判断,而是人云亦云,从他人处获得标准。社会敏感性强,爱好社交活动。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自己的内部线索为依据,不易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倾向于对事物作出独立判断;行为常是非社会定向的,社会敏感性差,不善于社交,关心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喜欢独处。题干中强调思考问题参照内部线索属于场独立的特征。故本题选D。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的理论建立在动物学习实验的基础之上,通过实验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巴甫洛夫提出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桑代克提出尝试错误说,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故本题选B。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杜威的思想。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有:(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或改组。(2)学校即社会。(3)从做中学。(4)以学生为中心。(5)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和兴趣为中心。因此A项正确。B项梁漱溟致力于乡村教育理论与实践,提出了乡村教育理论。C项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D项卢梭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目标和根本原则是“归于自然”。故本题选A。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人格特征。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的行为更富有建设性。结合题干宋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以及尽量帮助才促进学生的成绩更好,判断是其热心与同情心的作用。故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