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程理念与名言的理解。新课改的教学观强调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强调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每个学生。“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出自孔子的言论,“好之,乐之”即指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见,兴趣是推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往往伴随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结合选项,题干是在强调对学生情绪情感的关注。故本题选B。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青少年的阶段特征。14、15岁—16、17岁是青少年个性最为突出、也最为脆弱的时期,还是青少年越轨犯罪的多发年龄区。故本题选C。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公安机关应当采取有力措施,依法维护校园周边的治安和交通秩序,预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题干中,强调周边综合治理方面有效预防欺凌和暴力,属于社会保护。故本题选A。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故本题选B。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和内容的理论基础,也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