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笔试模拟

首页 > 教师资格证 > 试题资料 > 笔试模拟

2021年福建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小学科二:模拟题答案(五)

福建教师考试网 | 2021-06-25 18:36

收藏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表安排原则。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整体性原则是指在安排课程表的过程中,学校要从全局着眼,统筹安排好课程计划所规定的每一门课程,使每一门课程都处在能发挥最佳效果的恰当位置。(2)迁移性原则是指在安排课程表时要充分考虑各门学科之间相互影响的性质和特点,利用心理学上的迁移规律,促使课程之间产生正迁移,防止负迁移现象的发生。(3)生理适宜原则是指课程表的安排,要考虑到学生的生理特点,使学生的大脑功能和体能处于高度优化状态。结合题干,在编制课程表时,将文科与理科、形象性的学科与抽象性的学科交错安排,可以避免同类刺激较长时间地作用于大脑皮层的同一部位而导致疲劳和厌烦,符合生理适宜原则。故本题选D。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记忆的过程。记忆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即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识记是指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即对信息的识记具有选择性。保持是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再认是对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时能辨认出来。回忆是根据一定的条件,在头脑中呈现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过程。它与再认最大的区别是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题干中标准化考试中的问答题需要学生在头脑中呈现已有的学习知识,属于回忆。故本题选D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的分类。安德森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形式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表现为“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一种经过学习后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怎么做”的知识。题干中“心理学有什么作用”属于“是什么”的知识,是陈述性知识。故本题选A。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教育行为的制约因素。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的地位、作用、过程、方法、内容、评价等方面的理性认识;教育观念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教育观念对教育行为具有制约作用。故本题选D。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平衡性是心理的发展可以根据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一方面,个体不同方面在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止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表现出不同进程;另一方面,表现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故本题选D。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