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笔试模拟

首页 > 教师资格证 > 试题资料 > 笔试模拟

2021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小学科二:主观题答案(三十一)

福建教师考试网 | 2021-06-08 09:54

收藏

  【参考答案】

  (1)小敏妈妈对小敏的“望女成凤”所做的努力取得反效果的原因有:

  ①违背了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规律。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顺序性是指孩子的身心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家长给孩子报了很多的特长班,并没有把握好教育的度。应当循序渐进来进行相应培养,不能“急于求成”。阶段性是指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家长应当考虑每个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进行教育。

  ②违背了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家长忽视了孩子的兴趣差异,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家长应当了解孩子,选择孩子喜爱的方面来进行培养。

  ③在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当中,家长为孩子所创造的教育环境只是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而最终起决定性因素的是孩子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材料中家长并没有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导致了孩子的回避心理。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的规律有:

  ①顺序性。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②阶段性。阶段性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③不平衡性。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④个别差异性。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除了在生理、心理上具有共同的、典型的特征之外,在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存在着与他人不同的地方,称为个别差异。

  ⑤互补性。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技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补偿;其次,人的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也具有互补性。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