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笔试模拟

首页 > 教师资格证 > 试题资料 > 笔试模拟

2021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小学科二:主观题答案(十六)

福建教师考试网 | 2021-06-07 09:40

收藏

  【参考答案】

  (1)在面对多种目标时,我们会对自己的各种动机进行权衡并作出选择,我们常会碰到四种动机冲突,例如,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

  某一件事对个体有利与弊的双重意义的时候,会使人产生两种态度,趋利避恶的想法。这就是趋避冲突,材料中的晓雯“想做班长又怕影响学习”和“学校举行数学竞赛,她渴望参加,却又担心无法完成教师交给她的任务”就是一种趋避冲突的体现。

  双趋冲突指当两种对个体都有吸引力的目标出现的时候,由于条件限制,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材料里晓雯“常常为参加体育活动还是温习功课而拿不定主意”“在专业选择问题上,她既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又想成为一名心理学家”这两种想法就是双趋冲突的体现。

  (2)如果我是晓雯的班主任,我的主要做法有:

  ①组织实践活动。在困难环境中锻炼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②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挫折。挫折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的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要教育学生,挫折是人生应有之义,要积极面对挫折。

  ③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④榜样示范与纪律约束结合。发挥教师、班集体和榜样的模范作用,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

  ⑤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⑥加强对晓雯意志果断性的训练,使其在应对冲突时能够果断的做出决定。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