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6—7岁) 权威阶段又称他律阶段。
3.可逆性阶段(8—10岁) 可逆阶段又称自律阶段。
4.公正阶段(11—12岁) 在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观 念 倾 向 于 主 持 公 正、平等。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以免去惩罚与服从权力为依据。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如果遵守规则的结果造成他们能获得积极的 东西,他们就推论出这个行为是道德的。
2.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处于此阶段的儿童青少年 看 来,一 种 行 为 是 否正确,要看其是否被别人喜爱,能否取悦他人。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在本阶段,社会规范和法律 代 替 了 同 伴 群 体 的规范。
3.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在处于此阶段的儿童青少 年 眼 中,法 律 与 道 德规范是大家共同约定的,也是可以改变的。
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处于此阶段的儿童青少年,能 够 依 据 自 己 选 定的基本伦理原则、个体良心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