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
【考点预测】 预测 1:分析教学活动
以主观题形式考查。针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设题,教学实录类型涉及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等,要求考生结合语文课程的相关理念对题干材料进行分析,或点出优点, 或说明缺点,或直接进行评价。答题时考生可重点考虑教师在片段活动中的提问、评价、实施手段等,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点面结合。
预测 2:分析教学设计
以主观题形式考查。围绕教师对某节课的活动设计设题,考生需考虑该设计是否满足语 文课程的相关理念,尤其是教学建议的相关要求;是否符合该文本的特征,是否具有可操作 性,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等等。答题时必须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注意教师教学方法的使
用。
【牛刀小试】
小学
一、假定《月光曲》为六年级一篇文章,请阅读下列教学实录,完成下列题目。 出示课文⑥-⑦段。
师:老师有个问题:盲姑娘双目失明,而且与贝多芬素不相识,为什么她能够猜出弹琴 的就是贝多芬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结合上下文来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 1:盲姑娘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我感觉她听得很认真。生 2:贝多芬没有回答,就是默认了。
生 3:盲姑娘热爱音乐,也是贝多芬的知音,所以她能确定是贝多芬弹的。
师:刚才有个同学问,为什么此时贝多芬没有回答,哪一位同学谈谈你的看法? 生 1:贝多芬可能觉得盲姑娘已经猜出他是贝多芬,没有回答就是默认了。
生 2:我觉得贝多芬会想,盲姑娘知道是他弹的,所以没有必要非得承认他就是贝多芬, 只要让盲姑娘感觉到他的音乐是那么好听就可以了。
生 3: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音乐就是他的语言,所以他只想用自己的音乐来回答。
(出示第⑧段)
师:大家细读第⑧段,想想清幽的月光是怎样的。 生:月光就像银纱铺在地上一样,是宁静的。
师:是的,清幽的月光给人诗情画意的感觉,同学们,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 让他创作出传世名曲《月光曲》呢?我们继续学习下一段。
……
附:《月光曲》课文(节选)
①两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其中有一首著名 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②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③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 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 “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④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 睛失明了。
⑤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 “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⑥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盲姑娘 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 生吧?”
⑦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⑧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问题】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标准(2011 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简要评价教学实录是如何有效落实这一点的。
中学
请对下面的教学案例进行简要的评析。附课文片段: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英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 一阵烟雾。
某位青年教师在执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采用随文教学的方式(把语法知识的 学习融入到文本教学中),将课文片段中的部分词语加点,然后提问:
请将课文中加点的词语分成两类,填入表格,说出分类的依据,并概括词性(学生分类填入、说出分类的依据、概括词性)。
这些形容词和动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学生概括:这里的形容词和动词形象、生动、准确地描写了百草园里动植物的各种颜色、形态、动作和儿童有趣的活动,表现了百草园生活的无限乐趣,突出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