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此论述体现了( )教学原则。
A.因材施教
B.立志有恒
C.循序渐进
D.深造自得
37.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
A.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B.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C.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D.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38.《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学不躐等”和“不陵节而施”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39.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贯彻( )原则。
A.理论联系实际
B.直观性
C.巩固性
D.启发性
40.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答案解析
3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原则。题干引用的原文阐述的道理是基础要扎实,要循序渐进,逐步通达。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故本题选C。
3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5)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第三次学习”。故本题选D。
3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原则。“学不躐等”意思是学习不能超越次第,应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施”意思是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体现了循序渐进原则。故本题选B。
3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直观性原则能够有效解决题干中描述的各种教学问题。故本题选B。
4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