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教育综合知识

首页 >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技巧 > 教育综合知识

心理学材料分析题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 | 2018-11-20 14:32

收藏

  1.【华图解析】(1)首先,李老师根据自我效能感理论来改变学生对自我能力的认知。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从事某项任务的一种主观判断,李老师通过切合学生能力难度的问题提升学生的成功经验,使学生建立比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其次,李老师采用了强化理论,通过积极的强化物,如鼓励、表扬等,以提升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行为。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于学习的一种积极情绪体验。

  最后,李老师利用归因理论,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培养学生努力的归因观,逐步认识到通过努力自己的学习成绩是可以得到提的。

  (2)①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②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一是直接发生途径,即因原有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而直接产生新的更稳定更分化的学习需要。二是间接转化途径,即新的学习需要由原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而来。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主要应考虑的就是如何使学生原有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从间接的途径考虑,主要应通过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其他方面的要求和爱好。

  2.【华图解析】(1)李老师在讲课前展示教具、宣布考试成绩两种行为造成了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对于学生来说,教具是一种新异刺激,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相对于新课内容,考试成绩对学生产生的强度更大,学生必然会分配更多的注意到考试成绩上。

  (2)我对李老师的建议如下:

  首先,应充分发挥与教学有关的刺激物的作用,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尽量消除与教学无关的刺激物引起的无意注意,避免干扰。

  ①在教学环境方面,要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室应远离喧闹的地方、教师的穿着要大众化等;

  ②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引起学生的兴趣;

  ③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应采取生动、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

  ④在教学语言方面,应符合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如形象生动、简洁流畅,具有趣味性等。

  其次,要充分利用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①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

  ②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

  ③正确组织课堂教学;

  ④采取方法,制止注意分散。

  第三,要善于运用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3.【华图解析】(1)材料中李老师告诉学生区分“买卖”及“干燥”与“急躁”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所采用的识记方式是意义识记。所谓意义识记是在对材料内容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材料的内在联系而进行的识记。在意义识记中,理解是关键。理解是对材料的一种加工,它根据人的已有知识经验,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来反映材料的内涵以及材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另外,“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和“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采用了编歌诀的学习策略。

  (2)教师在知道学生运用学习策略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主体性原则

  学习策略的使用依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教师要充分注意发挥和促进学生的主体作用。

  ②内化性原则。要求学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逐步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并能在新的情境中加以灵活应用。

  ③生成性原则。学生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的材料重新进行加工,生成某种新的东西。

  ④特定性原则。学习策略一定要适合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

  ⑤有效监控原则。学生应当知道何时、如何应用他们的学习策略,并能反思并描述自己对学习策略的运用过程。

  ⑥个人效能感原则。指教师给学生一些机会使他们感觉到策略的效力以及自己使用策略的能力。

  4.【华图解析】(1)我更欣赏小东同学的回答。小红同学的回答,把砖头的功能仅仅局限在砖头的常用功能,而想不到砖头的其他功能,很明显的功能固着。而小东同学的回答就体现了他思维的创造性,不局限于砖头的常用功能,答案也是五花八门,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与变通性。

  (2)如果我是李老师,我会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其结果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价值的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以发散思维为核心。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我会这么做:

  ①激发学生主动解惑的内在动机,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②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③鼓励学生的直觉思维;

  ④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想象力,激发创造灵感;

  ⑤正确对待创造型学生,培养创造个性。

  5.【华图解析】(1)该生属于多血质。多血质的人,适应性强、情感丰富活泼好动、灵活、易适应环境,善交际,但注意力不稳定、兴趣易变、见异思迁。

  (2)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归入某一种气质类型,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偏于中间或混合型。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优劣之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①要克服气质偏见;②针对学生气质差异因材施教;③帮助学生进行气质的自我分析,培养良好的气质品质;④组建班干部队伍时,应考虑学生的气质类型。

  6.【华图解析】(1)案例中的现象说明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认知风格,所谓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个人喜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它是人在认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它既包括个体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又包括个体态度、动机等人格形成和认知能力与认知功能方面的差异。认知风格有很多种,主要有: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冲动型—沉思型、同时型—继时型。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案例中有的学生倾向于深思熟虑,反应虽然较慢,但错误很少,准确性较高,属于沉思型;有的学生则倾向于很快检验假设,但常常出错,准确性差,属于冲动型。

  (2)如果我是李老师,我会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首先,创设适应学生认知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从认知风格的角度来看,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与学生的认知风格中的长处相一致的匹配策略,其功能是发挥学生学习风格的长处;二是针对认知风格中的短处采取失配策略,其功能是弥补学生学习风格的劣势。

  7.【华图解析】(1)小陈的情况说明了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提取时有困难,也就是遗忘。造成遗忘的原因有很多,从本材料反映的情况看,小陈之所以第二天在老师跟前背诵不出来,是因为他读课文的次数不够多,也就是没有做到过度学习,在达到刚好能背诵之后没有继续多读几遍。

  (2)对于本门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学习,仅仅达到刚能回忆的程度是不够的,必须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达到牢固熟记的程度。实验证明,过度学习的材料则比刚能背诵的材料记忆效果要好,过度学习达到50%时效果最好。当然,过度学习并不意味着复习次数越多越好。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如果继续过度学习,效果不但不会递增,反而会因为厌倦、疲劳等降低学习效果。如果我是小陈的老师,我会建议小陈在读到恰好能背诵了之后多读几遍。如果他刚好读十遍的时候会背诵,建议他多读五遍。

  8.【华图解析】(1)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小王之所以会迷上网游而不能自拔,从客观上来说,网游本身的吸引作用,精美的画面背景,完美的人物形象,美妙的游戏音乐,富有挑战的游戏等无一不吸引着像小王这样的缺乏自制力的青少年。在网游等虚幻的游戏中,青少年学生体验到了诸如归属感、成就感、尊严等。从主观上说,小王本身的主观能动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他之所以会抵制不了诱惑,一而再再而三地撕毁自己的诺言,是他的意志力不够坚定,意志的自制力不够强。

  (2)作为学生,小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作为老师或家长,我会着重培养小王的意志力,帮助小王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使他养成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激励的习惯。①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减少行动的盲目性,树立科学的世界观;②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小王的自制能力;③组织实践活动,在困难的环境中锻炼意志;④充分发挥教师、班集体和榜样的作用;⑤教育小王正确勇敢对待生活学习中的挫折。

  9.【华图解析】(1)张晓为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以回报父母,学习动机强度过强,导致成绩不断下滑。由此可见,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学习的发生,而且还影响到学习的进程和学会习的结果。学习动机的强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张晓之所以学习动机过强,一是因为父母长久对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外因;一是张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只有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才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这是内因。当然,也有社会因素的影响。

  (2)对于张晓学习动机过强的行为,首先我会帮助他进一步明确其学习的意义,引导其掌握更好的学习方式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焦虑心理。其次,我会从主观上说服他,让他明白过强的学习动机并不能使他成绩更好,让他适当调低自己的动机水平。

  10.【华图解析】(1)李老师当众责备小明,让小明感觉得不到老师的尊重,因此李老师没有满足小明尊重的需要。

  (2)马斯洛提出的,他把人的需要由低至高分为七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七个层次可概括为两种水平。前四种需要属于缺失需要,后三种称为成长需要。只有当低级需要得到部分或全部满足时高级需要才会产生。马斯洛认为任何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发生的基础上被激发起来的,按照需要层次理论,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由于某种低级需要没能得到应有的满足,比如缺乏关爱,因此影响了对高层次需要的追求。教师对学生的指导,需了解学生,排除各种发展障碍。

  11.【华图解析】(1)该老师的对学生的斥责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没有满足学生尊重的需要,也干扰了他们的观察和想象活动。

  (2) 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动机;

  ②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语或图表所标志的含义;

  ③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④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活动,进行想象力的训练。

  12.【华图解析】(1)体育老师让胆大的同学做示范,符合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观察学习指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而进行的学习,通过观察模仿可以促进新的学习或加强原先获得的行为。

  (2)胆小的学生突然变胆大了,是因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增强了。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班杜拉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四种: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其中,替代经验是指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在与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当学生看见替代者(与自己相似的人)成功时,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相反,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刚开始胆小的学生不敢做一些危险的动作,是因为认为自己做不好,自我效能感较低;而在胆大的同学示范之后,胆小的同学在替代者的成功经验激励下,自我效能感得到增强,认为胆大的同学能做好,自己也能做好。

  13.【华图解析】(1)小东的这种现象属于遗忘。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遗忘有可能是没有记住,或者记住了却提取不出来。小东每次都很认真地朗读,说明他主观上是喜欢英语的,引起遗忘的原因有可能是①时间。从记忆到听写的时间间隔偏长;②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英语单词比较枯燥,比较多;③学习程度。小东读英语单词,没做到过度学习;④识记材料的位置。小东在识记英语单词的时候,选择的时间点不对,受到前后其他识记材料的影响。

  (2)如果我是小东的英语老师,我会给他以下建议:

  ①明确记忆目的,加强有意识记;

  ②加强理解记忆,掌握识记方法和技巧;

  ③尽量减少和避免干扰;

  ④合理组织复习。

  A.及时复习。艾宾浩斯的研究告诉我们,记忆材料后的20分钟、1小时、24小时是遗忘速度最快的几个时间段,因此一定要做到及时复习,才能有效避免过多的遗忘。

  B.合理分配复习时间。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有机结合,如有意义的材料可以集中复习,而无意义的材料则选择分散复习。

  C.复习多样化。个体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不同的人擅长的复习形式可能不同。有人是视觉型的,有人是听觉型的,也有人是运动型的,比较常见的是混合型的记忆方法,即采用多种感官参与到复习中。

  D.试图回忆和反复阅读相结合。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可以提高复习的效率。

  E.适当过度学习。一般来说,学习程度以150%为佳,其效应也最大。超过150%,会因学习疲劳而发生“报酬递减”的现象,学习的效果也会逐渐下降。

  14.【华图解析】(1)意志是个体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克服困难是意志的本质特征。意志的基本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四个方面。

  (2)根据目前青少年教育现状,应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的“磨难教育”,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教师应当教育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使他们养成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激励的习惯,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①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减少学生行动的盲目性,树立科学的世界观;②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③组织实践活动,在困难的环境中锻炼学生意志;④充分发挥教师、班集体和榜样的作用;⑤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⑥教育学生正确勇敢对待生活学习中的挫折;⑦加强学生的自我意志锻炼,从小事做起。

  15.【华图解析】(1)感知运动阶段(0到2岁);前运算阶段(2到7岁);具体运算阶段(7到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到成人)。

  (2)李老师的这种做法可以用斯金纳的儿童行为强化控制理论来解释。他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斯金纳提出外界的强化作用是塑造儿童行为的基础。只要了解强化效应,操纵好强化技术,及时有效地施加强化,就能控制行为反应,并随意塑造出一种教育者所期望的儿童行为。 李老师在教学中正是运用了强化控制理论,作业潦草是儿童不良行为,对于一次作业工整就加盖一个小红花,连续 3 次小红花,就加盖一个“一级棒”的大印章,连续 2 次“一级棒”就奖励小卡通画并上光荣榜,这是一种积极强化的方式,所谓积极强化是由于某一刺激的加入增进了某一操作反应发生概率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经常的。李老师的这种连续的强化刺激, 矫正原有的作业潦草的习惯,不断地向好的上方向发展。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