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面试模拟

首页 > 教师资格证 > 试题资料 > 面试模拟

2023福建教师资格面试模拟题:《空气》教案3

福建教师资格考试网 | 2023-05-15 11:54

收藏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猜一个谜语:“敢怒不敢言(打一我们身边的物质)”。从而引入本节课的课题--空气。

  新授

  环节一:空气的存在

  提问:我们身边确实有空气存在吗?什么样的事实或实验能证明?

  空气中有哪些气体呢?

  提示:可以通过证明空气中的成分来证明空气的存在。引导学生发言

  明确:空气中烧煤、呼吸,证明有氧气;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证明有二氧化碳;下雨下雪,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

  环节二:拉瓦锡实验

  同学们阅读资料(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对空气成分的验证)。提问:谁能给大家简述一下拉瓦锡实验的过程?

  类比如何把饮料吸到嘴里的?

  得出实验原理:利用某些物质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不生成气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让水进入容器。测定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环节三: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

  观看看现代验证空气成分的实验录像。

  提问:录像中同学们看到了哪些现象?反应中,反应后分别是什么?能不能把实验用的红磷换成蜡烛?明确红磷燃烧时的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反应的原理: ;

  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内水回流,约占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5,并且由于蜡烛燃烧生成气体故不能代替反应物。

  阅读教材得出具体的空气成分:空气中最多的成分是氮气,其次是氧气。各物质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比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环节四:混合物和纯净物

  师生共同总结出混合物和纯净物差别: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可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巩固

  做大屏幕习题

  小结

  学生自由发言所学知识,教师进行补充归纳。

  作业

  寻找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应用到本节所学东西,下节课与老师同学分享一下。

  板书设计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