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课之初,我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学习的呼吸系统及之前学习的细胞呼吸的内容,请学生思考: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呼吸需要的氧气是如何排出和进入人体内的?细胞的呼吸和人的呼吸之间有什么关系?肺是怎样实现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的?引出新课——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这样提问的形式,既帮助学生复习他们学过的内容,又让学生对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
新知讲授
环节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我呈现呼吸系统的组成挂图或模型,带领学生讲解肺的结构和功能,请学生通过呼气和吸气感受胸腔的变化,并分享感受的结果,引导学生理解胸廓容积的扩大和缩小与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与舒张有关系。出示膈肌的挂图,让学生先找到膈肌的位置。引导学生思考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因为吸气后使胸廓变大?通过实验来探究。呈现演示实验:气球和玻璃罩模拟呼吸过程中膈和肺的变化,同时请学生思考讨论,实验中的气球胀大和回缩的条件,以及密封条件不好的时候会出现什么现象?
通过直观的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呼吸时膈肌和肺的变化关系,学生在回答之后教师详细讲述气体变化过程及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呈现动画视频。
环节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我讲解气体分子只能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直至平衡,并出示课件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引导学生讲解二氧化碳从血液中进入肺泡,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并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的过程。
我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观看肺的图片,讲解肺泡利于交换的特点,即肺是由肺泡组成的,肺泡与毛细血管紧紧包绕在一起;肺泡壁是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巩固练习
教师多媒体展示习题,学生独立完成。达到巩固新学知识的目的,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完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和体会,交流学习所获、分享学习心得。
作业布置
画一画气体在肺部的气体交换过程。将呼吸过程分享给家人。
说板书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我将本课的板书设计如下: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