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笔试模拟

首页 > 教师资格证 > 试题资料 > 笔试模拟

2022年福建教师资格证笔试初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模拟题47

福建教师资格考试网 | 2022-02-07 19:47

收藏

  下面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片段。

  【多媒体展示图片】徐悲鸿画的奔马

  【教师讲解、提问】近现代喜欢画马的画家很多,然而最具代表性的任务当然非徐悲鸿莫属。徐悲鸿以写生入手,又吸取了西方画的长处,成功的塑造了奔马的崭新形象。徐悲鸿在画马的技巧上是如何创新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徐悲鸿是在融化东西方绘画技艺的基础上实现创新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所以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教师过渡】在文化交流、融合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外来文化呢?对待外来文化一般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多媒体展示】三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外来文化是先进文化,应该照搬过来。

  观点二: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不相融,应该坚决抵制。

  观点三:外来文化有优秀的部分,也有落后的部分,我们应该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有选择性的借鉴和吸收。

  【观点评析】请你谈谈对上述三种观点的认识。

  【学生探究】略

  【教师总结】

  观点一根本否定传统文化,是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是错误观点。

  观点二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 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是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表现,也是错误的观点。

  观点三是我们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体验践行】结合文化创新的知识,请你为中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设计会徽。要求体现奥运精神,具有民族特色。

  问题:请你谈谈教学片段是如何体现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的。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