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笔试模拟

首页 > 教师资格证 > 试题资料 > 笔试模拟

2021福建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小学幼教科目一:模拟题168(解析)

福建教师招聘网 | 2021-04-16 15:11

收藏

  6.【答案】A

  【解析】皮亚杰认为: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物体恒存)概念。客体永久性指的是知道某人或某物虽然现在看不见但仍然是存在的。客体永久性是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特征。题干中的儿童看不见玩具但知道玩具并未消失,说明其具有客体永久性,可见儿童进入了感知运动阶段。故本题选A。

  7.【答案】A

  【解析】条件反射是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的过程建立起来的。本题中“宝贝,乖”属于条件刺激,“奶水”属于无条件刺激,“安静下来”是反应,“奶水”能够使孩子安静下来,这是无条件反射,通过“宝贝,乖”和“奶水”的匹配使孩子在听到“宝贝,乖”时安静下来,这时形成了条件反射。故本题选A。

  8.【答案】D

  【解析】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巩固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题干短文开头与结尾遗忘较少,是因为开始部分很少或几乎没受前摄抑制的影响,只受倒摄抑制的影响;结尾部分很少或几乎不受倒摄抑制的影响,只受前摄抑制的影响;中间部分则遗忘较多,是因为中间部分则既要受到前摄抑制的影响又要受到倒摄抑制的影响。故本题选D。

  9.【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几十个兴趣小组”是根据的帕夫雷什中学学生的不同兴趣而创立的,反应了学生之间(即个体之间)的在兴趣上的个别差异性。故本题选D。

  10.【答案】B

  【解析】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所以属于终身教育,即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故本题选B。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