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和知觉的特性
(一)感觉的特性
1.感受性 感受性 是 指 感 觉 器 官 对 适 宜 刺 激 的 感 觉 能 力。感受性的高低与大小,心理学上用感觉阈限的 值来度 量,感 受 性 与 感 觉 阈 限 在 数 值 上 成 反 比 关系。
2.感受性的变化
(1)感觉的适应 感觉的 适 应 是 感 受 器 在 刺 激 物 的 连 续 作 用 下,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入芝兰之室,久而 不闻其香”是嗅觉的适应;游泳时,刚刚跳进水中会 觉得水很冷,不久这种感觉就消失了,这是皮肤感 觉对温度的适应。
(2)感觉的对比 感觉的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 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 同时作用)和继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
(3)感觉的相互作用
一是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二是不同感觉的补偿与协作。
三是联觉。联觉是指由一种感觉引起或同时 兼有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如“甜蜜的声音”。
(二)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整体性 我们对客体的知觉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来 补充当时获得的感觉信息,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 构的整体。
2.知觉的选择性 把对象从背景中区别出来的特性即是知觉的 选择性。比如,学生看黑板时,白色字体往往成为 知觉对象,而黑色板面则成了背景。
3.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根据已 有 的 知 识 与 经 验, 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把它揭示 出来的特性。如“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距离、角 度 或 光 线 的 明 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时,我们的知觉映象 仍然相对不变。比如,你认识的某个人在 马 路 上 走,从高楼上往下看,你仍然知道他是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