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面试模拟

首页 > 教师资格证 > 试题资料 > 面试模拟

2023福建教师资格面试模拟题:《经济体制改革》试讲稿2

福建教师资格考试网 | 2023-06-28 12:59

收藏

  讲授新课

  环节一:初识改革明方向

  师:同学们先初读课文5分钟,回答一下:国家是从几个方面进行的改革?你能找到相应的措施吗?师:最前一排那位个子高的男生你来说。

  生:从农村、城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个方面展开的。

  师:你们谁还能找到相应的措施吗?这位靠窗户的女生你来回答。

  生:农村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是单一的公有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国有企业增强企业活力,政企分开。

  师:你找得很不错,但还是不全,还有其他同学为他补充吗?

  生: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师:这就找得比较全面了,可是才完成了1/3,我们来深入学习一下里面的内容吧。环节二:再观城乡齐发力

  师:大家知道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吗?

  生: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把农村的土地承包给各家各户。

  师:同学们找得不错,那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率先推行的呢?生: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

  师:很好!那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要实行这个制度?难道以前的制度不好吗?实行了之后有什么效果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看1978年之前农村的生活状况。结合这个视频和课本,与同桌讨论一下,8分钟后我请同学来回答。

  师:历史课代表你回答一下,为什么要实行这个制度?

  生:以前大家劳动感觉没有动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的发展。师:总结得非常棒!是的,过去我们是大生产合作社,农民无论怎么干,获得的报酬是一样的,因此

  没有活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己干得多就获得的多,就会有活力。但是这么好的制度就只在安徽这一个地方实施吗?

  生:中央和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提高。

  师:对,得益于此我们的农村经济得到发展。

  师:同学们,学习完农村的改革,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城市。城市为什么要改革?原来的城市工厂里,人们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资料,视频中展现了1978年之前国营企业的员工一天

  的生活“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大家觉得这样的工厂怎样?

  生:死气沉沉,没有活力。

  师:对!原来的工厂是计划经济,生产多少是有具体标准的,因此工人不用多干活,没有精神,所以我们国家进行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那同学们知道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改革?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呢?大家结合课本整理一下语言,我请同学来说一说。

  师:靠门的男同学你说一说答案。

  生:1984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师:很好,请坐。同桌来说一下具体措施有哪些吧。

  生: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实行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了企业活力,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环节三:明晰国策定乾坤

  师:同学们,学习到现在,大家发现其实改革就是要走向市场经济,摆脱计划经济的困扰,计划经济是政府控制经济,按照计划进行生产建设;市场经济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生产规划,那这两种经济形式对中国有什么影响?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市场经济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请两位同学来扮演两位商店的售货员。靠窗的男生,你来扮演改革开放前的国营商店的售货员,然后我到你这里来买货物;中间的女生,你来扮演改革开放后商场的售货员,我也到你这里来购物。大家仔细观看这两段表演,演完后我请大家说一说对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感受。

  生:我感觉市场经济下的商场自由得多,计划经济下太多要求了,麻烦死了!

  生:我们感觉计划经济国家干预太多,工厂或者商场没有活力,经济发展缓慢。生:我们认为市场经济下活力很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师:大家对比得不错,所以我们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是我们中国什么时候提出的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呢?

  生:1992年十四大。

  师:是的,我们在党的领导下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实力逐渐增强。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