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教师面试

首页 >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技巧 > 面试

2022福建教师招聘笔试备考技巧:初中历史《土地改革》教案

教师招聘网 | 2022-07-12 08:06

收藏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知道土地改革的开展史实,能分析出土地改革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展示解放前旧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状况表,理解和归纳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培养提取有效信息及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分析史料、小组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锻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以此激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土地改革的开展。

  【难点】

  土地改革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暴风骤雨》视频片段,简要介绍:此影片是关于1946-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土改的故事,此时期的土地改革充分调动了农民革命与生产的积极性,对保证战争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还有3亿多人口未进行土地改革,因此,土地改革这场“暴风骤雨”即将来临。从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土改的必要性

  教师出示解放前旧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状况的表格并请学生阅读材料思考:解放前旧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状况如何?这样的土地占有状况会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地主、富农占有大量可耕作土地,导致农村存在大量无地或是少地农民。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贫农、雇农和中农,导致农民们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却不得温饱。旧中国的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教师设问:你们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主思考:使广大农民获得耕作土地,改善生活。

  (二)土改的开展

  教师出示《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的图片并提问:那国家是怎么使农民获得耕地的呢?

  学生回答: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教师播放《土地改革》的纪录片让学生思考:土改是如何一步步在全国推广的呢?

  学生讲述后教师总结: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教师设问:这次的土改结果如何呀?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教师补充:当时近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约300多亿千克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针对约有3500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分别不同情况,采取适合少数民族的特点的政策,来完成民主改革的任务。1959年,西藏地区开始进行民主改革,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最终使得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主。

  (三)土改的意义

  教师出示相关材料,请学生阅读思考:这一次轰轰烈烈的土改有什么意义?

  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教材思考回答: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2000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这样的话,能够大大解放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基于农民生活的改善,进行情感升华。

  作业:请学生进行课外调查,采访老人关于土改的印象,写一篇调查报告。

  四、板书设计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