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是福建省教育厅唯一直接管理的一所完全中学。学校有两个校区,其中校本部、高中部位于福州地区大学城,初中部位于福州市东街66号。学校现有73个教学班,约3500名在校学生。因工作需要,拟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11名。根据《福建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暂行办法》的规定,制定具体方案如下:
一、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符合福建省教师资格认定体检标准;
3.具备高级中学及以上教师资格;
4.岗位年龄要求需在1988年10月至2006年10月期间出生);
5.具备研究生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或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的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
6.取得境外学历学位证书报名者应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
7.学历证、学位证、认证书等各项资格认定证明材料落款截止时间为2025年7月31日。
二、招聘岗位及要求
序号 | 招聘 岗位 | 岗位 性质 | 招聘 人数 | 专业 | 备注 |
1 | 语文教师岗 | 专业技术岗位 | 2 | 汉语言文学(教育)、汉语(言)、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语文)、语文教育 | 本科阶段或研究生阶段专业与岗位所要求的专业相符均可 |
2 | 数学教师岗 | 专业技术岗位 | 2 | 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数理基础科学、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学科教学(数学)、数学教育 | |
3 | 英语教师岗 | 专业技术岗位 | 2 | 英语、英语语言文学、学科教学(英语)、英语(笔译)、英语(口译)、英语(翻译)、应用英语、实用英语、商务英语、外贸英语、旅游英语、英语教育 | |
4 | 物理教师岗 | 专业技术岗位 | 1 | 物理学、应用物理学、核物理、声学、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光学工程、无线电物理、学科教学(物理)、物理电子学、能源与材料物理、计算物理与数值分析、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物理教育 | |
5 | 化学教师岗 | 专业技术岗位 | 2 | 化学、应用化学、学科教学(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学教育 | |
6 | 体育教师岗 | 专业技术岗位 | 1 | 体育教育、学科教学(体育)、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教学、体育硕士 | |
7 | 通用技术教师岗 | 专业技术岗位 | 1 |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智能机电技术、智能光电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工程(技术) |
三、信息发布
招聘信息在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福建就业网(www.fj99.org.cn)首页“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模块、福建省教育厅网站、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网站公开发布。
四、报名和资格审查
1.报名时间。招聘分三个场次进行,第一场于2024年10月30日-10月31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开展“一站式”校园公开招聘工作,第二场于2024年11月1日-11月2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就剩余的岗位开展“一站式”校园公开招聘工作,第三场拟于2024年11月就剩余的岗位在福州第一中学本部开展招聘工作。(各场次岗位信息,具体报名时间、地点另行在福州第一中学网站发布通知)。
2.报名方式。本次报名采用扫描二维码预报名与现场审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现场审核确认为准,现场审核确认通过方视为报名成功。报考人员选择一个岗位,扫描附件1中的二维码报名,并填写《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招聘报名登记表》(详见附件2)通过邮件发送至672463618@qq.com邮箱。
3.笔试加分。按规定可享受加分政策的报考人员,填写《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招聘笔试加分申请表》(详见附件3),并将加分有效证明材料扫描后,一并发送至672463618@qq.com邮箱,现场审核前未发送加分材料,视为放弃加分资格。
4.报名和资格审核。预报名后,报考人员自行彩色打印《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招聘报名登记表》(手写体签名),申请笔试加分的人员另附《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招聘笔试加分申请表》(手写体签名)。现场资格审核时与其它报名材料一并提交。报考人员应严格按照招聘岗位的条件要求报名,并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有效性负责。凡个人填报信息不实,不符合招聘岗位要求的,一经核实,即取消资格。
现场审核还需提交以下报名材料:
(1)个人简历;
(2)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正反面印制在同一页面内);
(3)报考岗位所要求的本科、研究生阶段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取得境外学历学位报考者应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复印件;
(4)教师资格证复印件;
(5)已参加工作的报考人员,需提交现工作单位人事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报考的材料或与单位解除劳动、聘用合同关系的材料,若暂时无法提交的,经我校同意后最迟可延至考核前提交。
2025届毕业生暂时无法提供学历、学位及教师资格证等相关证书复印件的,应书面承诺将在2025年7月31日前取得相应学历、学位及教师资格证书。
五、考试
(一)考试采取笔试、面试相结合的办法。
(二)考试方式
实际应聘人数与岗位拟招聘人数比例达到3:1(含3:1)方可开考,不达3:1的,按闽人发〔2006〕11号文件规定执行。
(1)笔试、面试、总成绩均为100分。笔试合格线60分;面试采取试讲(片段教学)的方式。
(2)笔试考试内容为招聘岗位专业相关知识。笔试时间待定。笔试成绩达合格线,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到低,按岗位拟招聘人数与进入面试人数1:3的比例确定面试人选(比例不足按实有人数确定)。弃权面试的名额从达到笔试合格线以上人员中,按成绩高低顺序依次递补。若实际参加面试人数等于或少于岗位拟招聘人数,面试合格线为70分。
(3)进入面试人选的总成绩按照笔试成绩(含政策加分)占40%、面试成绩占60%的比例计算(成绩均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三)资格复审
面试前,将对进入面试人选进行资格复审。进入面试人选应在资格审核时提交报名现场审核时所提交的相关证明材料原件,若暂时无法提供的,经我校同意后最迟可延至考核前提交。如报考人员逾期不参加资格复审,视为自动放弃面试资格。报考人员应对提交的材料真实、有效性负责,如不符合岗位要求的,一经核实,取消聘用资格。通过资格复审后的正式面试名单将于面试前在福州第一中学网站公布。
(四)笔试、面试时间及地点
(1)北京师范大学专场、华东师范大学专场
两场次的笔试、面试的时间、地点以及具体事项将通过电话或短信通知报考人员。报考者所留联系方式应准确无误并确保招聘期间通讯畅通。未及时关注通知信息造成参考人员错过笔试、面试的,责任自负。
(2)福州第一中学专场
本场次的笔试、面试的时间、地点以及具体事项将在福州第一中学网站上公布。未及时关注通知信息造成参考人员错过笔试、面试的,责任自负。
(五)考核体检
根据总成绩从高到低分按1:1确定考核、体检人选。若总成绩并列的,则以面试成绩分高者为拟聘人选。若面试成绩仍并列的,则加试一场面试,总成绩排名以加试成绩排列。
考核前需提交《无犯罪记录证明》,体检时间统一安排,未及时体检的,视为自动放弃;考核、体检不合格或自动放弃的,按综合成绩排名顺序依次递补。体检标准及项目参照福建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检标准及及项目执行。
六、公示聘用
考核、体检合格,且符合岗位各项条件要求的拟聘人员统一在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福建就业网、福建省教育厅网站和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网站公示5个工作日。
公示结果不影响聘用的,按规定办理聘用核准手续,单位与拟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资格审核贯穿招聘工作全过程,在任何环节,发现应聘人员不符合招聘条件或弄虚作假的,将取消应聘者考试和聘用资格,问题严重的要追究相关责任。最终资格审核以主管部门及省人社厅审核为准。
七、其他
(一)学历认证要求
(1)境内学历学位(含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夜大、电大等)应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简称“学信网”,http://www.chsi.com.cn/)上查询认证。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普通高校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通知》(教高厅函〔2020〕9号)取得第二学士学位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按上述要求进行查询认证。
(2)取得境外学历学位证书报名者应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或《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学历学位认证书》等有关证明材料。
(3)以辅修专业报考的,应同时取得国家承认的列入国民教育序列学历(本科)毕业证书,并且辅修专业相应信息可在“学信网”上查询。
(二)专业要求
此次招聘考试使用《福建省机关事业单位招考专业指导目录(2024年)》(以下简称《专业指导目录》)进行专业条件的设置和审核。报考人员报名时要如实、准确填写所学专业,专业审核以毕业证书上的专业名称为准,以境外学历报考且专业名称为非汉语的,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相关证明为准。
八、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吴老师0591-87429087
章老师0591-87429715
地址:福州地区大学城福州第一中学校区(本部、高中部)邮编:350108
九、监督
本次招聘工作由福建省教育厅和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共同组织实施。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及相关纪检监察部门对招聘工作进行全程监督。
监督电话:
0591-87091482(省教育厅机关纪委);
0591-87091359(福建省教育厅人事处);
0591-87429705(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s://rst.fujian.gov.cn/zw/ztzl/zxzt/sydwrczp/zpfa/202410/t20241022_65515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