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来闽考察的重要讲话精神,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选拔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结合福建省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1.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学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解决社会生活实际问题。
2.充分理解与中学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内容相关的大学政治、经济、哲学、法律等方面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3.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学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运用这些基本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中学教学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具备从事中学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和时事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教学技能和自身专业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
考试范围
第一部分为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含中学学科知识、与中学课程相关的高等教育专业课程知识、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第二部分为中学思政课程与教学论知识。
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知识
(一)中学学科知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与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新时代的科学内涵;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梦的本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经济与社会
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市场调节;市场体系;市场缺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的作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政治与法治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指导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我国的国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和优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4.哲学与文化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与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世界的物质性;运动的规律性;世界的普遍联系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认识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社会历史的本质;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历史的主体;价值与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5.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国体与政体;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政党和利益集团;国家的结构形式;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国际关系;和平与发展;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主要的国际组织;中国与国际组织。
6.法律与生活
民事权利与义务;积极维护人身权利;保障各类物权;尊重知识产权;合同的订立与履行;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家庭与婚姻;就业与创业;诚信经营、依法纳税;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正确行使诉讼权利;严格遵守诉讼程序;依法收集运用证据。
7.逻辑与思维
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思维形态及其特征;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准确把握概念;正确运用判断;掌握演绎推理方法;归纳推理及其方法;类比推理及其方法;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质量互变规律;把握适度原则;推动认识发展;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
8.道德与法治
少年有梦;学习伴成长;学会学习;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友谊与成长同行;交友的智慧;师生交往;家的意味;爱在家人间;让家更美好;敬畏生命;珍视生命;绽放生命之花;悦纳生理变化,直面心理矛盾;学会独立思考;培养批判精神;开发创造潜力;男生女生的性别特征和异性交往;青春飞扬;青春有格;情绪及其管理;情感的作用;体味美好情感,传递情感正能量;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的意义;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正确对待集体中的小群体;共建美好集体;法律的产生、本质、特征及作用;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养成亲社会行为;网络改变世界;合理利用网络;维护秩序,遵守规则;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法不可违;预防犯罪;善用法律;责任的含义及其来源;做负责任的人;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国家利益至上;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美好祖国;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公民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公民基本义务;依法履行义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国家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家行政机关;国家监察机关;国家司法机关;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
坚持改革开放;走向共同富裕;创新改变生活;创新永无止境;新型的民主;参与民生生活;建设法治中国;延续文化血脉;凝聚价值追求;正视发展挑战;共筑生命家园;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我们的梦想;共圆中国梦;开放互动的世界;复杂多变的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担当;与世界深度互动;中国的机遇与挑战;携手促发展。
(二)与中学课程相关的高等教育专业课程知识
1.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认识与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真理和价值;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人的本质、自由和全面发展。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性质、任务与研究方法;商品及其内在矛盾;商品价值量;对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深化;货币的本质、职能、形式;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所有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演变;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形式;资本主义工资;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剩余价值的分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及其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科学内涵、体系和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共建“一带一路”与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政治学
政治的内涵和本质;政治的社会功能;国家的涵义、本质和职能;国家类型;国家权力;国家机构;政府、政党的涵义与特征、政党的结构与类型;政治统治的涵义、基础、类型和方式;政治管理的涵义、类型、原则和方式;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机构;政党制度的内涵、类型;政党的运行机制;政治民主的涵义、特征条件和功能;民主的形式和条件;民主政治的涵义和功能;公民社会;政治参与,政治决策,政治文化,政治发展。
5.法学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作用;全面依法治国;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我国的国家机构;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民法的任务和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财产所有权、债权、知识产权、人身权、财产继承权;婚姻家庭;民事责任;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法律责任;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消费者与经营者争议的解决及法律责任;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犯罪的本质、概念、构成和犯罪的种类;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刑罚的概念、目的、种类和具体运用。
(三)形势与政策
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前一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第二部分 中学思政课程与教学论内容
1.学科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前言、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学业质量、实施建议。
2.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
初中道德与法治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学生学习的主要策略和方法;听课评课、说课与片段教学;教学评价、命题与试题评价;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学技能和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
三、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试卷分值:150分。
四、试卷结构
1.主要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案例辨析题、论述题、综合运用题、教学设计等)。
2.内容比例:思想政治和道德与法治学科专业基础主干知识(含中学学科知识、与中学课程相关的高等教育专业课程知识、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约占60%(约90分),中学思政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内容约占40%(约60分)。
3.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30%(约45分),中等难度题约占50%(约75分),较难题约占20%(约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