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来闽考察的重要讲话精神,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选拔乐教善教适教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结合福建省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1.考查考生对小学道德与法治,初中道德与法治、历史和地理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考查考生对与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知识相对应的大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考查考生对道德与法治相对应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解、掌握及应用能力。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
第一部分 小学道德与法治,初中道德与法治、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形势与政策。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1-2年级)
1.开开心心上学去,拉拉手交朋友,我认识您了,上学路上;我们的校园,校园的号令,课间十分钟,上课了;玩得真开心,吃饭有讲究,别伤着自己,早睡早起;美丽的冬天,健康过冬天,快乐过新年,新年的礼物。
2.我们爱整洁,我们有精神,我不拖拉,不做“小马虎”;风儿轻轻吹,花儿草儿真美丽,可爱的动物,大自然谢谢您;我和我的家,家人的爱,让我自己来整理,干点家务活;我想和你们一起玩,请帮我一下吧,分享真快乐,大家一起来。
3.假期有收获,周末巧安排,欢欢喜喜庆国庆,团团圆圆过中秋;我爱我们班,班级生活有规则,我是班级值日生,装扮我们的教室;这些是大家的,我们不乱扔,大家排好队,我们小点儿声音;我爱家乡山和水,家乡物产养育我,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家乡新变化。
4.挑战第一次,学做“快乐鸟”,做个“开心果”,试种一粒籽;健康游戏我常玩,传统游戏我会玩,我们有新玩法,安全地玩;小水滴的诉说,清新空气是个宝,我是一张纸,我的环保小搭档;我能行,学习有方法,坚持才会有收获,奖励一下自己。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3-6年级)
1.学习伴我成长,我学习我快乐,做学习的主人;说说我们的学校,走近我们的老师,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生命最宝贵,安全记心上,心中的“110”;父母多爱我,爸爸妈妈在我心中,家庭的记忆;
2.我是独特的,不一样的你我他,我很诚实,同学相伴;我的家在这里,我家的好邻居,请到我的家乡来;大家的“朋友”,生活离不开规则,爱心的传递者;四通八达的交通,慧眼看交通,万里一线牵。
3.我们班四岁了,我们的班规我们订,我们班他们班;少让父母为我操心,这些事我来做,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健康看电视,网络新世界,正确认识广告;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变废为宝有妙招,低碳生活每一天。
4.我们的好朋友,说话要算数,当冲突发生;买东西的学问,合理消费,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我们的衣食之源,这些东西哪里来,生活离不开他们;我们当地的风俗,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家乡的喜与忧。
5.自主选择课余生活,学会沟通交流,主动拒绝烟酒和毒品;选举产生班委会,共同商定班级事务;我们神圣的国土,中华民族一家亲;美丽文字民族瑰宝,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6.读懂彼此的心,让我们的家更美好,弘扬优秀家风;认识公共生活,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我参与我奉献;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推翻帝制民族觉醒,中国有了共产党,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富起来到强起来。
7.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宪法是根本法;公民意味着什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有哪些,人大代表为人民,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我们受特殊保护,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8.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学会反思;地球——我们的家园,应对自然灾害;文明古代探访,多元文化多样魅力;科技发展造福人类,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我们爱和平。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
1.少年有梦;学习伴成长;学会学习;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友谊与成长同行;交友的智慧;师生交往;家的意味;爱在家人间;让家更美好;敬畏生命;珍视生命;绽放生命之花。
2.悦纳生理变化,直面心理矛盾;学会独立思考;培养批判精神;开发创造潜力;男生女生的性别特征和异性交往;青春飞扬;青春有格;情绪及其管理;情感的作用;体味美好情感,传递情感正能量;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的意义;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正确对待集体中的小群体;共建美好集体;法律的产生、本质、特征及作用;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养成亲社会行为;网络改变世界;合理利用网络;维护秩序,遵守规则;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法不可违;预防犯罪;善用法律;责任的含义及其来源;做负责任的人;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国家利益至上;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美好祖国。
4.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公民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公民基本义务;依法履行义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国家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家行政机关;国家监察机关;国家司法机关;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
5.坚持改革开放;走向共同富裕;创新改变生活;创新永无止境;新型的民主;参与民生生活;建设法治中国;延续文化血脉;凝聚价值追求;正视发展挑战;共筑生命家园;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我们的梦想;共圆中国梦。
6.开放互动的世界;复杂多变的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担当;与世界深度互动;中国的机遇与挑战;携手促发展。
(四)初中历史
中国古代史
1.史前时期:河姆渡、原始农耕生活,炎帝、黄帝。
2.夏商周时期:夏朝建立、汉字的演变、商鞅变法、都江堰、老子与孔子。
3.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始皇、“文景之治”、汉武帝、丝绸之路。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
5.隋唐时期:隋朝科举制度和大运河、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盛唐气象、唐代中外文化交流。
6.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经济重心的南移、四大发明。
7.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闭关锁国政策。
中国近代史
1.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4.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抗日战争的胜利。
5.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6. 鲁迅、茅盾、齐白石的成就。
中国现代史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土地改革。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3.伟大的历史转折、对外开放。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香港、澳门回归。
5.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6.“两弹一星”“杂交水稻”。
世界古代史
1.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雅典民主政治。
2.大化改新。
3.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世界近代史
1.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开辟、美国的独立、法国大革命。
2.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3.俄国的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
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5.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
世界现代史
1.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2.列宁与十月革命。
3.罗斯福新政。
4.两极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
5.第三次科技革命。
(五)初中地理
地球与地图
1.地球与地球仪: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仪。
2.地球的运动、地图。
世界地理
1.陆地与海洋:大洲和大洋、海陆的变迁。
2.世界的气候: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居民:人口与人种、语言与宗教、聚落。
4.发展与合作:地域发展差异。
5.认识区域:认识大洲、认识地区、认识国家。
中国地理
1.疆域与人口:疆域与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
2.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3.经济与文化:经济发展、文化特色。
4.地域差异。
5.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
(六)形势与政策
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前一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第二部分 与小学课程相关的高等教育专业课程知识
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辩证对待人生矛盾;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优良传统和时代价值;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做忠诚的爱国者,弘扬中国精神;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增强国防观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的功能与作用;道德的历史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道德品质的具体要求;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及其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科学内涵、体系和实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共建“一带一路”与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 政治学
政治的内涵和本质;政治的社会功能;国家的涵义、本质和职能;国家类型;国家权力;国家机构;政府、政党的涵义与特征、政党的结构与类型;政治统治的涵义、基础、类型和方式;政治管理的涵义、类型、原则和方式;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机构;政党制度的内涵、类型;政党的运行机制;政治民主的涵义、特征条件和功能;民主的形式和条件;民主政治的涵义和功能;公民社会;政治参与,政治决策,政治文化,政治发展。
4. 法学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作用;全面依法治国;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我国的国家机构;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民法的任务和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财产所有权、债权、知识产权、人身权、财产继承权;婚姻家庭;民事责任;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法律责任;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消费者与经营者争议的解决及法律责任;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犯罪的本质、概念、构成和犯罪的种类;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刑罚的概念、目的、种类和具体运用。
第三部分 课程与教学论内容
1.《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解前言、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和核心素养学段表现等主要内容。
2.道德与法治教学论:理解和运用学科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艺术、教学评价和教师专业发展等相关知识。
3.道德与法治教学技能:掌握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备课、说课、授课和评课等基本教学技能;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教学论有关知识进行学科教学设计、作业设计与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教学实践活动。
三、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试卷分值:150分。
四、试卷结构
1.主要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案例辨析题、论述题、综合运用题和教学设计等)。
2.内容比例:学科专业基础主干知识(含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内容)约占60﹪(约90分),课程与教学论内容约占40﹪(约60分)。
3.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30﹪(约45分),中等难度题约占50﹪(约75分),较难题约占20﹪(约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