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合给定资料1,谈谈你对“‘双减’不是独角戏”的理解。
要求:内容完整,逻辑清晰,不超过200字。
资料1【材料来自中国青年报】
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克服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保障每个儿童的健康成长作出的重大决策。实施“双减”政策,不仅是对我国教育格局的重大调整,更是教育观念的大变革。
落实“双减”政策的第一个周末,上海市共青团给孩子们送上了一份最好的“开学礼物”。
在教育界有一个“交叠影响域理论”。家庭、学校、社会或社区构成了交叉的三个圆,中间就是儿童,被交叠影响。对儿童产生影响的大小,就在于重叠影响的这个面积大不大。“双减”之前,整个教育的生态已经逐渐压缩成了一个点:对于孩子来说,生活的常态就是从学校到家门,再到培训机构的一种模式。
上海市共青团搭建“15分钟幸福圈”,则是将三个圆进一步明晰、扩展、交融。学校干学校的事,家庭干家庭的事,社区干社区的事。但三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培养一个正常的儿童,培养一个具有幸福生活能力的孩子。
“15分钟幸福圈”,圈出“就近就便、功能互补”的活动空间,也给家长带来了“共事”的机会。家庭教育的核心,是“高质量的陪伴”。高质量的陪伴当中有两个词很重要,共事和共情。没有共同做事,不可能有共同的情感。很多家长不会“共事”,只会督促孩子:“你作业做了吗?作业做完了吗?”而共青团引入社区公共力量,共享育儿,缓解青年家长的“鸡娃”压力,拓展少年儿童的成长空间。
上海市共青团逐一搭建街道、街区、居民区、楼组四个层面的可视化社区少先队阵地空间,让大家带着更多兴趣进圈。一批有情怀、有热情的青年家长更是化身共享“父母”、校外辅导员。既满足了孩子们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期盼,也解决了双职工家庭带孩子难的长期痛点。
青少年在哪里,幸福圈就覆盖延伸到哪里,共青团的工作就开展在哪里。“15分钟幸福圈建设”是落实“双减”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拓宽区域实践的有效载体。上海共青团正认
真研究配合落实“双减”工作中团组织的优势作用。临汾路街道也是在“静安领巾小先锋”社区少先队改革的推动下,创设和培育了特有品牌,即童心协力——青少年组织力建设项目,把既有的活动进行梳理,以“三圈育人”“五治相融”为切口,让空间更加明确、载体更加明确、组织更加明确,让小朋友们在辖区在课外有地方去、有地方玩、玩得有获得感,进一步推动形成“学校放学、社区开学”的良好格局。
做好“双减”工作,依靠的绝非某一部门的“独角戏”,而是家长、学校、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合唱”。
有“负”可减的背后,往往是有“质”可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业设计质量、学校管理水平,针对推进学校课后服务、减轻考试压力、完善质量评价等作出系统安排。只有全链条推进,不放过细枝末节,才能把“双减”落地路上的障碍一个一个扫除干净。
题目解析:此题为综合分析理解题,“‘双减’不是独角戏”意在表明,政策的落实需要多方参与,包括家庭,学校,社区。落实到这篇材料,就是要找到落实“双减”政策的对策。
参考答案:
这句话的意思是做好“双减”工作,除了政府发力,家长、学校、社会各个方面也要积极参。具体来说需要做到:
1、学校、家庭、社区各司其职,落实主体责任,以培养健全人格的学生为目标。
2、重视家庭教育中的共事和共情,给与孩足够的陪伴。
3、引入社区公共力量,搭建可视化社区少先队阵地空间,共享育儿,拓展少年儿童的成长空间。
4、发挥团组织优势,梳理既有活动,推动形成“学校放学、社区开学”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