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一粒安宫牛黄丸在拍卖行被拍出11万元天价”的话题近日突然在朋友圈热传。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北京的确有门店在张榜高价回收牛黄丸,1993年产的“老安宫”回收价格为2000元一粒。而在拍卖会上,该年份的安宫牛黄丸成交价格为15750元一粒。但专家认为,“老安宫”的最大问题是真假难辨,就药用价值来看,过期丸药其药效会衰减。(1月21日《北京青年报》)
【模拟题目】
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思路】
自2017年以来,安宫牛黄丸就不断升温,“老安宫”价格一路飙升。一粒老药丸拍出11万元天价就发生在2017年4月,据称这粒“老安宫”产于上世纪60年代,堪称中药界“古董”。据报道,1993年全球禁止对犀牛角的贸易和使用,因此之前产的含有犀牛角成分的安宫牛黄丸身价大涨,像古董一样越老越值钱。
但常识告诉我们:首先,但凡药品一定有保质期,过期药品再贵也不能吃;其次,药品的核心价值是治病,药品不是藏品,别以收藏心态投资药品;再次,治病讲求对症下药,一切包治百病的“神药”都不可信。此外,寻医问药要去正规医院找专业医生,别信朋友圈的伪科普。
在疯狂的网络营销下,作为针对急重症的处方药,安宫牛黄丸摇身一变,成了某些人家中常备、包治百病的“仙丹”。有些老人盲目跟风,将其当成了养生药、保健品,一年四季没病也吃;有人迷信老药丸,不惜重金收藏,让炒药客赚了个盆满钵满。
处方药滥销滥用到这种程度令人触目惊心。虽然专家曾多次提醒,处方药滥用有致命隐患,也没必要家中常备,但这些专业、理性的声音在商家疯狂的吆喝声中显得很微弱,应者寥寥。
近期,一批“神药”走下神坛,有的药企自此折戟沉沙、一蹶不振,也殃及中医药形象,代价巨大、教训惨痛。在“神药”人人喊打的今天,有人还在大肆炒作老药丸,难道不怕出事吗?
无论药品生产企业还是零售企业都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严格按规定指导公众合理用药。监管部门加大科学用药宣传的同时,更应强化零售药店处方药销售管理工作,让药品回归到治病的本性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