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熬夜啃书,浅睡不消知识。
试问答卷人,却道图图最牛。
知否,知否?应是“领证”时候。
202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交卷啦!!!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此刻的我,回想起考前背的波留克列特斯、普拉克西特列斯、史珂柏斯、留西波斯
考试中却出现的是菲狄亚斯!!!
《命运三女神》是你来左右我的命运吗?
又双叒叕来
怎么这么多大卫??为啥我傻傻分不清????
欺负我文盲吗??
多纳太罗、米开朗基罗、贝尼尼的《大卫》和新古典主义的大卫是什么关系?
这案例中的老师为啥有优点还有缺点?
让我提意见,咋提?提啥?我的意见管用吗?
春花秋月何时了?美术知多少。
家里昨夜又东风,知识不堪回首月明中。
中美外美应犹在,只是题干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哈哈哈,哈哈哈……
题目这么简单!
我俩考的是一张卷吗?
我:你都会?
大喊:必须滴!
好家伙,你可真牛啊!求方法!
看,考试杀手、通关达人、证书收集者的图图!
看我的第一个法宝!
超高命中率!!
考题结构 | 覆盖情况 | 总覆盖率 92.6% |
|||
题型 | 题量 | 总分值 | 题量 | 总分值 | |
单项选择题 | 26 | 52 | 24 | 48 | |
简答题 | 4 | 28 | 3 | 21 | |
案例分析题 | 2 | 40 | 2 | 40 | |
教学设计题 | 1 | 30 | 1 | 30 | |
总计 | 33 | 150 | 30 | 139 |
第二个法宝!
原文压中!答案尽在我手!!
一、单项选择题
《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的试卷中客观题只有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单项选择题数量为26道,所占分值为52分,约占总分值的34%。在历年考试中,各个模块考察分配比例变化不大。
模考名称 | 2023年上 |
美术基础知识 | 第1、3题,5-7题,11-13题 |
中国美术史 | 第2、4题 |
外国美术史 | 第8-10题 |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高中美术教学基本理论 |
第14-18题 |
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 | 第19-26题 |
【考点再现】单项选择题第4题
下列关于黄筌《写生珍禽图》表述准确的是( )。
A.为教学而作的范画 B.为宫中珍禽绘制图录
C.为创作收集的素材 D.为文学作品作的配图
【考查内容】隋唐五代绘画黄筌
【考点覆盖】基础精讲班P67
【考点再现】单选题第7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罗丹雕塑作品的是( )。
A.《加莱义民》 B.《地狱之门》
C.《青铜时代》 D.《拉奥孔》
【考查内容】19世纪的雕塑罗丹
【考点覆盖】基础精讲班P157
【考点再现】单项选择题第10题
17世纪荷兰油画《倒牛奶的女仆》作者是( )。
A.荷尔拜因 B.鲁本斯
C.凡·爱克 D.维米尔
【考查内容】17世纪荷兰美术维米尔
【考点覆盖】基础精讲班P137
二、简答题
简答题4题,包含学科知识、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部分,所占分值为28分,约占总分值的19%。
【考点再现】简答题第3题
简述“文化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考查内容】《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学科核心素养
【考点覆盖】基础精讲班P183
三、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2题,包含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两个部分,所占分值为40分,约占总分值的27%。
此次真 题中教学实施案例考查的是:
【考点再现】案例分析第31、32题
考试时间 | 案例主题 | 知识点 |
2023年上 | 《石雕艺术》 | 教学环节优点、缺点、建议 |
《静物素描》 | 评价要求优点、缺点、建议 |
【考查内容】评价建议的综合运用
【考点覆盖】基础精讲班P209
四、教学设计题
教学设计题的考查形式比较单一,要求根据提供的教材图片和设置的问题(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提问等)设计一份教学简案。总分为30分,约占总分值的20%。
【考点再现】教学设计题第33题:
考试时间 | 课题 | 考查要求 |
2023年上 | 《现代媒体艺术的类型和特点》 | (1)自拟课题,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 (2)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 (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作业和评价要求。 (4)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 |
【考查内容】教学设计的综合运用
【考点覆盖】考前冲刺班P100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怎么哪哪都是套路啊?
怎么样??怕了吗?服气了吗?!
俗话说:“道路千万条,学习第一条。平日不学习,考试两行泪。”
高分,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华图老师积极引导
你欲高飞先振翅,想求上进来图图。
笔试过后,还有面试!
面试!面试!还有面试!你知道面试考什么吗?什么是结构化,什么是试讲和答辩吗?站在讲台上,你紧张吗?你害怕吗?
别慌,别慌……
图图有办法
万水千山总是情,笔试面试啥都行。知否,知否?应是“领证”时候。
最后,祝愿每一位考生都能好运连连,“领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