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史。第二步,①王安石变法是发生在宋神宗时期的改革,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的政治改革。发生时间在471年。
③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
④张居正改革(又称万历中兴),是在明神宗时期,内阁首辅张居正为挽救明王朝、缓和社会矛盾,在政治、经济、国防等各方面进行的一场变法革新运动。改革自万历元年(1573年)开始,至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去世结束。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①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但是,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最终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终。
②孝文帝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
③戊戌变法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④张居正改革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整顿。改革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中央集权,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改革触动了大地主阶级和豪门贵族的根本利益。张居正死后,除一条鞭法外的措施都遭到废除,改革最终以失败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