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官员选拔制度,不仅影响我国长达千年之久,还对朝鲜、日本等国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今天来看,科举考试是我国古代曾经施行过得人才选拔制度中最为公平的一种形式,其核心内涵甚至对我们国家先行的人才选拔制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无论是事业单位考试,还是省考的考试中,科举制都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
科举制以隋炀帝设立进士科为标志。通说观点认为科举制开端于隋朝,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被废止,延续一千两百多年。
唐太宗贞观年间,考试科目不断增加,主要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等等,其中以进士和明经为主。到了武则天时期,新增武举和殿试。武举的主要科目有远射、马射等等,拓宽了人才选拔的范围。殿试则开创了有皇帝直接考核人才的先河。唐玄宗时期,在明经的考试科目中增加了诗词歌赋和时务(相当于今天的申论),增加了考试难度。
科举制在宋代继续发展,宋太祖(赵匡胤)时期,为了防止作弊,发明了糊名和誊录制度。顾名思义,糊名就是用白纸将考生的姓名、籍贯和祖父辈的官职遮盖住,防止因为主考官和考生父辈相识而作弊。誊录则是命令专人把考生的试卷重新誊抄一遍,其目的也是防止考官认识考生字迹而作弊。在宋代,科举考试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考试顺序是每年秋天先进行乡试,第二年春天,通过乡试的人进行省试。并与同年稍晚举行殿试。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僵化,讲求固定格式的八股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称为主流。三级考试作为制度延续下来,直至1905年被废止。
考点分布:
明清科举简表 | ||||||
内容 | 院试 | 乡试(秋闱) | 会试 | (春闱) | 殿试 | |
考场 | 学政巡回案临考场 | (府、县) | 京城和各省城贡院(省城) | 京城贡院 | (礼部) | 皇宫 |
主考人 | 各省学政 | 中央政府特派官员 | 钦查大臣 | 皇帝 | ||
参加者 | 童生(儒生) | 生员和监生 | 举人 | 贡士 | ||
中者名称 | 生员(秀才) | 举人 | 贡士 | 进士 | ||
日期 | 三年之内两次 | 子卯午酉年八月, | 桂榜 | 乡试次年三月,杏榜 | 会试同年四月,金榜 | |
第一名 | 案首 | 解元 | 会元 | 状元(二三名为榜眼、探花) |
上表是已成为制度化的科举考试比较精简的呈现方式。需要重点关注乡试、会试(省试)和殿试。我国古代有个词语叫做“连中三元”,指的就是在乡试、会试和殿试都获得第一名的称呼。诸如此类的知识点,需要大家重点掌握。试看一道真题:
【单选题】科举考试一直从隋代延续至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选择人才的重要制度。以下关于科举考试描述错误的一项为:
A.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B. 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
C. 殿试的录取分三甲,其中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
D. 殿试前三名由低到高分别为榜眼、探花、状元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科举制度,又称科举、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度中的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等,是唐、宋(金)、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殿试虽然在唐武则天时已有,但是到了宋代才成形。明清殿试后又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从高到低依次通称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可见,殿试一甲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因此,选择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