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材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教师设计课程的依据。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讲解了海陆热力性质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情况。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初步认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情况,为后面气候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说学情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本次授课的学生有以下特点:
高一学生思维接近成人,抽象能力强,善于总结方法技巧。但是并未系统接受气压中心相关内容的学习,思维不够全面,知识点理解不够到位。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意思路的引导分析,同时注重分析方法的培养。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教材学情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能运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原理,解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会解释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2.通过案例分析法的运用,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运用假设的方法论证问题,提高学习地理的热情和积极性。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知识点的前后联系,教学目标的确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如下:
北半球冬、夏季的气压中心分布;季风环流。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本节课我将采用讲授法、地图法、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在新课导入环节,我将运用复习导入的方式请学生回顾三圈环流中的假设,在此基础上提问学生,如果考虑下垫面的性质,气压带风带又会受到什么影响?顺势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的导入方式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同时建立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
首先我会提问学生,海陆热力性质有什么差异,试从海陆比热容性质进行分析?冬季,同纬度的大陆与海洋相比,哪的气温低,哪的气温高?夏季呢?
学生通过思考,师生共同总结得出海洋的比热容小,陆地的比热容大,大陆增温和冷却比海洋快,同纬度的大陆冬季气温低于海洋,夏季气温高于海洋。
接下来我会请学生阅读课本p36页材料并提问学生冬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为什么?夏季又如何呢?学生联系之前所学热力环流的知识得出:冬季大陆形成高压。因为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低,空气收缩下沉,空气冷而重,近地面形成高压。夏季大陆形成低压。因为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暖而轻,近地面形成低压。
在此基础上我会请学生继续仔细阅读地图并提问学生从海陆分布位置看,图中两个空气柱分别处于哪个气压带上?如果分别以这两个空气柱为中心绘出几条闭合的等压线,气压带还呈带状分布吗?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得出冬季空气柱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夏季空气柱位于副热带高压带上。气压带不会呈带状分布,气压带会被高低压中心切断。由此可以说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有重大影响。
最后师生共同阅读地图总结得出: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北半球海陆相间分布,冬夏季分别形成不同的高低压中心。7月,北半球亚洲大陆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压,大西洋形成亚速尔高压;1月,北半球亚洲大陆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形成阿留申低压,大西洋形成冰岛低压。
【设计意图】之所以这样设计,通过设问的方式层层递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地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观察能力。
2.季风环流
接下来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东亚季风示意图,并请学生小组讨论以下问题:东亚冬季和夏季各盛行什么风?形成原因是什么?东亚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在冷暖、干湿性质上有什么不同?判断理由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期间,我会进行小组巡视,解答学生疑问。学生讨论完成后,我会请学生代表发言并对学生回答给予肯定性的评价。根据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完成下面表格。
最后我会请学生举例说明季风对我国的影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得出:夏季风从广阔的太平洋带来的暖湿气流使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沛,形成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
【设计意图】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层层的提问,帮助学生能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环节三:小结作业
在小结环节,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并对分析问题的方法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作业:课后搜集南亚季风的相关资料,列表比较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有哪些不同。
【设计意图】开放性的作业布置,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也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七、说板书设计
本着清晰明了的原则,板书设计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