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8年,拉普拉斯曾根据牛顿引力理论预言宇宙中存在一种类似于黑洞的天体。1939年,奥本海默等根据广义相对论,进一步证明,一个无压的尘埃球体,在自引力作用下将能坍缩到它的引力半径的范围以内,这就形成黑洞。2019年4月10日,黑洞研究开创性成果——“虚拟望远镜”在2017年拍摄的黑洞照片在全球同时发布,人们对于黑洞的研究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一过程蕴含的哲理是:
A.联系具有普遍性和条件性
B.实践具有客观性和历史性
C.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D.世界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此题考查的是认识论的内容。考生在作答时往往会加入自己的联想,看见题干中“根据广义相对论,进一步证明,一个无压的尘埃球体”就会认为这些实验需要靠实践来证明,故就会误选B项,导致失分。而这道题需要整体看待,有时间的阶段性线索,1798年—1939年—2019年,随着人们对黑洞的探索,人们对于黑洞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对于黑洞的认识是不相同的,人们一直在尝试探索黑洞,从一个概念,到证明存在,并成功拍成照片,人们对于黑洞的认识越发清晰,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和上升性。故选择C项。所以在作答此类哲学题时切忌加入自己的主观联想,不要把题干过于复杂化,才可避免丢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