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崭新的文明形态,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细数一下这一模块的重要考点。
一、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更为全面的价值取向和更为深刻的生态伦理。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尊重自然界的一切创造、一切存在和一切生命。
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措施。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的总体要求,为实现“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要在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推动科学发展、减轻资源环境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
1.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2.实行分类管理区域政策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
3.促进陆地国土空间与海洋国土空间协调开发。
(三)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于促进资源节约做出了全面部署,确定了资源节约的主要方向和重点。
1.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
2.加强资源保护。
3.大量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是节约资源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注重从源头上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以及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加强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研发,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加快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四)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体系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立法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在现行生态保护法的基础上,逐步健全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进而建设生态文明立法体系,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措施。
(五)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党的十八大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制度是维护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体制机制问题也不容忽视。为此,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1.要建立和完善职能有机统一、运转协调高效的生态环保综合管理体制。
2.要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3.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4.要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中国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飞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国未来发展及建设的战略基础,有利于指导解决中国发展新阶段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
【例题】
1. (多选题)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人民未来,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的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这一红灯警示我们( )
A. 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刻不容缓
B.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不可调和
C. 我国的环境污染已经到了无法治理的地步
D. 在现代化建设中我国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答案】AD【解析】随着雾霾现象等环境问题凸显,表明我们保护环境已经刻不容缓,A项正确;但是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并不是不可调和的,B项错误;C项明显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D项。
2. (多选题)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实现多方面工作重点转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推动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发展速度
B. 稳定经济增长——更加注重需求结构性改革
C. 推进城镇化——更加注重人和物并举,促进人的城镇化和物的城镇化同步发展
D. 实施宏观调控——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测
【答案】ABC【解析】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努力实现多方面工作重点转变。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调节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