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到8月,距离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已近在咫尺,根据之前浙江人事考试发布的2021年考试工作计划,2022年国家公务员笔试时间初定11月底,这和往年的考试时间并无多大差异,依然定在了11月最后一个周末。从这个时间安排来看,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在10月中旬发布,随后开展报名工作。

【国家公务员报考指导】
>>>【国家公务员报名入口】
近五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的重要时间节点 | |||||||
---|---|---|---|---|---|---|---|
年份 | 公告发布时间 | 报名时间 | 资格审查 | 报名确认 | 准考证打印 | 笔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2021 | 2020.10.14 | 10.15-10.24 | 10.15-10.26 | 11.1-11.7 | 11.23-11.29 | 11.29 | 2021.1.10 |
2020 | 2019.10.14 | 10.15-10.24 | 10.15-10.26 | 10.31-11.6 | 11.18-11.24 | 11.24 | 2020.1.7 |
2019 | 2018.10.21 | 10.22-10.31 | 10.22-11.2 | 11.8-11.14 | 11.26-12.2 | 12.2 | 2019.1.17 |
2018 | 2017.10.28 | 10.30-11.8 | 10.30-11.10 | 11.17-11.22 | 12.4-12.10 | 12.1 | 2018.1.24 |
2017 | 2016.10.13 | 10.15-10.24 | 10.15-10.26 | 11.2-11.7 | 11.21-11.27 | 11.27 | 2017.1.9 |
第一次参加国考的小白可能对国考的职位表不太了解,今天小编就历年的国考的职位表给大家做出一些分析。大家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统计,近10年国考每年招录人数都在万人以上,其中有7年都在2万人以上。2018年招录人数达到了2.8万人,而刚过去的2021国考也是招录了2.57万人。
近五年招考-报考人数情况汇总 | ||||||
---|---|---|---|---|---|---|
年份 | 职位数(个) | 计划招录(人) | 审核通过(万人) | 实际考试(万人) | 弃考(万人) | 综合竞争比 |
2021 | 13172 | 25726 | 139.34 | 101.7 | 38 | 37:1 |
2020 | 13849 | 24128 | 127.72 | 96.5 | 31 | 39:1 |
2019 | 9657 | 14537 | 127.19 | 92 | 35 | 63:1 |
2018 | 16144 | 28533 | 165.97 | 113.4 | 52 | 39:1 |
2017 | 15589 | 27061 | 148.63 | 98.4 | 50 | 36:1 |
【国考到底有多难】
1、竞争太激烈
国家公务员考试由于其优越的工作环境、岗位待遇以及发展前景,赢得了广大考生的青睐,就从前五年的数据来看:平均竞争比稳定在35:1上下(2019年由于招录人数大幅缩减,竞争比激增)。平均竞争比尚且如此,2021年国考竞争最激烈的岗位,报名人数突破3000人!这是国考难考的原因之一。
2、考试难度大
国考笔试公共科目包括申论和行测两科。申论为主观性试题,时长180分钟,满分100分。行测包括常识、言语、数量、判断、资料5个科目。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单从行测来说平均下来省级试卷给每道题的时间为55.38秒,市地级以下试卷给每道题的时间约为53.33秒,笔试有多难,也就一目了然了。这是国考难 考的原因之二。
3、心理压力大
每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在临近考试的时候,都会有不少考生弃考,究其原因无非认为自己备考不足,没有上岸的可能 。尤其对于全职备考的考生来说压力更显著,同期的同学都在工作或读研,自己全职备考,上岸的机会依旧渺茫,压力非常大,导致考前退缩弃考,考场发挥失常也大有人在!
【国家公务员备考指导】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辅证之反面论证的重要性
对于阅读理解的文段当中,一般需要我们对文段进行分析,反面论证是我们在分析文段时作为文段的一部分结构出现的,它也是辅助论证当中的一种类型,对于所有辅证当中,可以说反面论证是最为重要且非常实用的一个类型,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文段的重点,从而帮助我们确定出正确答案。
那么对于反面论证究竟是如何去识别的呢?首先对于文段当中常出现,可识别的反面论证,常见的形式有“否则”、“不然”、“如果……就……”等。在文段当中一般出现的反面论证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如果”后面跟着的是一个否定性的描述;②“就”后面是消极或不好的结果。而对于反面论证它的形式是千变万化的,还是要具体结合文段当中出现的情况进行识别,而对于出现的反面论证,它的作用一般就两种情况,如果有正面观点,那么这时候的反面论证主要是起到加强论证正面观点的作用,如果没有正面观点,那么这时候的反面论证就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重点,通过反面论证进行反推,反推出来的即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