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顾名思义,针对青年设立的节日。2008年4月,经国务院法制办同意,青年节“放假适用人群为14至28周岁”的青年。因青年节属于针对部分群体的节日,因此,如果当年5月4日赶上周六、周日的公休日,将不另补假期。而且按规定用人单位无须支付加班费,即不计算三倍工资。
“五四青年节“节日起源
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合理要求,同时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此消息传到中国后,引起国人的愤怒,学生、工商业者、教育界和许多爱国团体纷纷通电,斥责日本的无礼行径,并且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但最终,英、美、法、日、意等国不顾中国民众呼声,在1919年4月30日还是签订了《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仍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送日本。在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最初以北平学生的罢课、游行、示威为主,随后则是全国各大城市罢课、罢工、罢市,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此次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均能看到青年奋斗的身影,前有中国革命时期的董存瑞、邱少云等革命战士,为国奋斗、牺牲自我;今有中国建设时期的青年英雄,据《解放军报》报道,有4名解放军官兵在中印边境牺牲,分别是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战士肖思远、战士王焯冉,这四名牺牲的军人中最年轻的陈祥榕生于2001年,只有19岁,王焯冉、肖思远也只有24岁。疫情面前,很多90后、00后的年轻人,竭尽所能的在这场战疫中贡献自己的力量。科技领域的“天眼”探空、“蛟龙”探海、粒子“探微”等成就,都离不开青年群体的辛勤付出。时代在变,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从“观察世界”,到“融入世界”,再到“影响世界”,青年人由被动到主动,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力量。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是不变的真理。所以,未来的中国,并不缥缈,就在青年人的手里。青年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试题演练】
1.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 开创了“科学、民主、文明、爱国”的五四精神
C.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D.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答案】 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五四精神的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
因此,选择B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