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健康的含义 | 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
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 |
心理健康的标准 |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 第一,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第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第三,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
【真题示例】
1.【单选】小雯能够十分迅速地面对、接受、适应现实,对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挑战也能妥善处理。这表明她( )。
A.自我意识正确
B.人际关系协调
C.人格结构完整
D.社会适应良好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心理健康的内涵。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指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健康。其中,社会适应能力是指每个人的能力应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健康的个体应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题干中小雯能够迅速地适应现实,妥善处理各种挑战,表明她社会适应良好。故本题选D。
2.【判断】正常人不存在任何心理问题。 ( )
2.【答案】×
【解析】心理健康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也就是说正常人也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题干表述过于绝对。故本题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