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备考技巧

首页 > 福建农信社 > 备考技巧

2021年福建农信社考试备考:传播网络谣言的法律问题

福建农信社考试资讯网 | 2020-12-18 18:51

收藏

  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社会,几乎人人都有自媒体,然而公民在享受网络社会带来的信息交流便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这其中的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宪法中规定我国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是其中也包括需要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网络也并非法外空间,网络信息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所以网络中传播谣言可能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就以本篇给广大考生一些梳理。

  首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所以若散布谣言,公安机关可以依据上述规定对行为人进行行政处罚。

  其次,《刑法》第291条第1款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根据最2013年9月,两高公布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可根据刑法第246条追究责任: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所以若散布谣言在网络上传播造成严重后果,公安机关可以依据上述规定对行为人进行刑事处罚。

  民事责任方面,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商业信誉的,依据我国民法总则的的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