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公务员考试资讯

首页 > 福建公务员考试 > 考试资讯

2021福建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什么时候出来

华图教育 | 2020-12-10 10:22

收藏

  一 2021福建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什么时候出来

  福建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时间属于比较稳定的,基本上每年福建省考的时间不会有太大变化!除了20年疫情影响,基本上福建公务员考试公告集中在3月份发布公告,4月份福建省考笔试。

  不过根据今年的情况来看,福建省考很可能是会提前的,从浙江,江苏省考来看,省考提前基本上属于一种政策上的优势。所以关注福建省考的童鞋们还是提前做好备考计划,以免耽搁了备考的最佳时间。

  二 历年福建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时间

  2020年福建公务员考试公告于2020年6月5日发布(受疫情影响推迟发布!)

  2019年福建公务员考试公告于2019年3月7日发布

  2018年福建公务员考试公告于2018年3月6日发布

  2017年福建公务员考试公告于2017年3月7日发布

  2016年福建公务员考试公告于2016年3月9日发布

  2015年福建公务员考试公告于2015年3月19日发布

  2014年福建公务员考试公告于2014年3月10日发布

  从历年福建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时间来看,福建省考基本集中在3月上旬。预计2021年福建公务员考试将于2021年3月启动!不过可能提前(一切以具体公告为准)

福建省考公告预约

  三 如何高效有效的备考福建公务员考试?

  初步了解了福建公务员考试时间后,就要着手备考福建公务员考试了。

  考生复习备考需要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也会有前进学习的动力。用对教材,先人一步!

  点击购买>>>2021年福建省公务员考试备考图书

  四 福建公务员考试智库   

  福建公务员考试报名费标准

  报名费标准:50元/科目·人。

  每个考生成功报考1个职位后,不得改报其它职位。

  五 福建公务员考试笔试申论范围赏析   

  申论范文:以科学知识和精神为音符 奏响科学素质时代乐章

  很多同学面临大作文一个普遍的烦恼是不知道什么样的作文才能够得高分,接下来华图教育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来看一篇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考题作文,把握高分技巧。

  一、作答要求

  根据给定材料,结合首都实际情况和发展定位,围绕“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这一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语言流畅,字数控制在800-1000字。

  二、范文呈现

  以科学知识和精神为音符

  ——奏响科学素质时代乐章

  公民科学素质关乎民众对于客观事物的正确认知,关系社会朝着良性健康的方显迈步,关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科技创新方面能够取得的成就。然而,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却呈现较低水平:只关切与利益相关的科技领域,参与科普活动动力不足,呈现较浓厚的轻科普现象。如此,不仅将阻碍我国民族素质的整体提升,也难以在科学技术方面再创佳绩。因此,让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为提升公民科学素养保驾护航成为关键。

  提升科学素质,需以科学知识为前提。“知识就是力量”公众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能够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消除面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恐慌。然而,当前各类网络诈骗事件层出不穷,从网络骗子利用“助人为乐”的心理进行电话吸费诈骗到热点事件利用陈年照片充当现场照片再到被权威机构证伪的“生活小窍门”“养生知识”,这些事件在误导群众、损害群众利益的同时,也充分暴露了群众科学知识的缺乏。因此,要不断提升公民科学知识,既要大力开展以国家为主导的各类科普活动也要进行课程改革,开设多种科学课程,进行相关知识教育,真正弥补群众科学知识的漏洞。

  提升科学素质,需以科学精神为保障。科学精神是不盲从、不随意听信他人、讲求实事求是的精神。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在兰考治沙期间,不断进行调研,进行封固沙丘的实验,不断总结经验;治理盐碱地时,向群众积极请教,在农户经验的基础上反复摸索,从而让风沙、让盐碱地得到有效控制。焦裕禄的成功固然与他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分不开,但归根结底是因为他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让他能够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找到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因此,面对当前公众科学素质整体偏低的情况,首先要提升科学精神,养成理性思考的态度,客观的分析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指出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应该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让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让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三、范文评析

  本篇文章能够在考场上得高分,是因为这篇文章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观点明确、正确。

  题目要求是围绕“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为话题,文章紧扣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进行论述,并且进一步指出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是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前提,符合材料核心新观点。

  (二)结构完整、匀称。

  文章包括开头、两个分论点和一个结尾,呈现总分总的逻辑关系,论证完整、逻辑严密,同时开头、分论点、结尾字数控制适当,整体比较美观。

  (三)内容充实。

  文章论证做到了例证理证相结合,而且用到了材料内的案例,也有结合社会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做到了既结合材料但不拘泥于材料。

  (四)语言通顺流畅。

  文章语言整体采用书面语,机关用语,符合政府语言表达规范,读起来流畅,通顺且不啰嗦。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