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每日一练

首页 > 每日一练

福建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2020年8月19日(解析)

福建公务员考试网 | 2020-08-19 16:06

收藏

  1.答案:D

  解析:

  考查近义成语与实词混搭填空。

  既然是“经典”,就具有权威性,能够经得起考验,因此“质疑”并不能让经典遭受太大的“贬值”,由此可排除A、C两项。再看第二空,对比B、D两项,“缺陷”指欠缺或不够完备的地方,“瑕疵”指微小的缺点。显然用“瑕疵”更为合适,这说明即使是“经典”,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是“瑕不掩瑜”的,这也和文段首句相呼应。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B

  解析:

  先看第一空,“社会性的焦虑属于某些社会或时代”可知是“普遍”“广泛”的,“特有”“固有”不符合,因此排除>A>、>D>;再看第二空,相提并论: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用于否定句),根据感情色彩来看,文段并未消极色彩,因此等量齐观合适。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3.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近义实词的辨析。

  本题的突破口在第二个空格。由题干可知,“网络飞速发展”与“社会问题”之间应该是因果关系,即第二个空格处应填入表示因果关系的词语。选项中只有B、D项符合要求。A项“催生”指加快本来就该有的现象的产生,C项“暴露”指使显露,均不表示因果关系,予以排除。

  再看第一个空,B项“联系”指互相之间取得联通关系,侧重表示一种动态动作。题干中社会各方不断加强的应该是一种“联系”。D项“交往”的主体一般是人,与题意不合,因此排除D项。

  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B

  解析: “观察”指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观测”常指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或测定,文段中提到的对象是行星,因此用观测更合适,排除A、D。再看第三个空,“因此”表结论,顺承前文的原因,根据提示词“可能”判断,第三个空应填入表示不确定的词语,因此选择B。

  5.答案:C

  解析:

  第一空,A项“体现”一词太单薄,没有表现力,首先排除;B项“折射”指反应,与“体现”差不多,也不能体现民俗的丰富内涵,排除。第二空,用“应有尽有”太夸张,词义过重;“细大不捐”指大的小的都不舍弃,与文意无关广。“不一而足”指不一一列举就足够了,形容很多,常用于举例后,照应“丰富”一词,切合文意;“叹为观止”是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一般须接“令人”“让人”、“使人”,且此处强调的是传统民俗的“丰富”,而不是多么好。所以选C。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