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A
解析: 描述性规范的主体是群体,主要内容是简单地告诉人们,哪些行为是有效的和适合的。没有强制性。A项中节约用水的标语是一种提倡,不具有强制性,符合题意;B、C项都是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排除;D项人生规划的主体不是群体,排除。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2.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判断考察定义
题目考察“非程序化决策”,所以仅需在题干中阅读“非程序化决策”。
第二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包括“全新的、复杂的、无章可循”,“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
A建筑工人施工是按照图纸进行的,不是无章可循的,不符合定义;B中病人接收病人的步骤都是规定好的,也不是无章可循的,不符合定义;C中企业中定期记录存货,都是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不是全新的,无章可循的,不符合定义,D制定公司发展战略,是全新的、复杂的、无章可循,并且有很多解决方案,符合定义,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关键词
辐射补偿的关键词有“加强……联系”、“带动……提高”;放大补偿的关键词有“发展……弥补”。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中,在“7号球员带动下……多次突破”符合辐射补偿定义;B项中,“凭借……弥补”属于放大补偿;C项中让小将第二个出场,目的是为了降低他发挥失常的可能性,不符合定义;D项中运动员通过强大进攻弥补防守的薄弱,属于放大补偿。故正确答案为A。
4.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抓住每个定义中的关键词
接近权:关键词是“通过新闻媒介而实现的表达权”;
更正权:关键词是“与己有关的报道出现错误”,“要求同一传媒予以更正或登载反驳文章的权利”;
知晓权:关键词是理解“国家政务信息”的权利,“接近大众传媒产业及军事产业、公害产业”所拥有的信息。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例证(1):“参与媒介的娱乐节目或媒介发起的社会活动,在媒介上刊播新闻性、文艺性、学术性作品”符合“接近权”的定义;
例证(2)何某是被误抓,因此电视台之前的报道有误,他请求电视台为其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作出赔偿,符合“更正权”的定义;
例证(3)小张要求了解的信息不属于“国家政务信息”,也不属于“大众传媒产业及军事产业、公害产业”,不符合“知晓权”的定义。
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①定义中强调“少数知识分子或文化人为受众”;②定义中强调“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③定义中强调“古往今来就存在于民间传统中”。
第二步:逐一判断例证
(1)中的“大众,尤其是低龄大众”符合定义②中的关键词,因此符合定义②;(2)中的“智慧奇葩与天才成果”体现①定义中的“少数知识分子或文化人为受众”,因此符合定义①;(3)中的“散播于村坊市井、街头巷尾”符合定义③中的关键词。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