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查内容解析
(一)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这一章总体上条理清晰,一共只有两部分知识。一部分关于教育,介绍教育的起源、功能、历史形态等等。一部分关于教育学,重点则是教育学的产生于发展。这其中出现了非常多的教育学家和他们的作品及观点。
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重点:1.了解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概况。2. 掌握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形态特点和常考教育学家的基本观点。3. 重点掌握导图中高频考点:教育起源学说、中国古代教育特点及教育家思想(《论语》、《学记》)、西方主要教育学思想(杜威、赫尔巴特)等。
(二)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这一章主要包括五部分的内容。教育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人口等的关系以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这一章主要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大家,但其中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考查过简答题。但总体题目难度不大。
因此在复习中应:1.了解并掌握教育与生产力、政治、文化的基本关系和内涵。2.重点掌握导图中一级考点:生产力对教育在速度和规模、内容和手段、结构和人才规格等方面的制约;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在性质、宗旨、目的、领导权、内容结构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制约,均为选择题高频考点。
备考要求:本章为教育综合复习中的次重点,考题较少,考生可在理解的基础上重点记忆高频考点。
(三)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
本章是考试的一个高频章节,题目形式灵活,选择、简答、案例分析均会涉及,因此在备考中1.了解并掌握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和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主观能动性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并能灵活区分;个体身体发展的五大规律并能清晰判断。2.重点掌握内发论、外铄论的基本观点和代表人物;五大规律中灵活区分顺序性和阶段性,重点理解不平衡性;影响因素中学校教育的作用需重点掌握。备考要求:本章为教育综合复习中的高频考点,题型丰富,方式灵活,是主观题的常考点。考生需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识记并多做题目及时巩固。
(四)第四章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这一章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在考试中题目的难度不大。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进行基本的知识梳理之后重点识记人物及观点分类。复习要点:1.了解并掌握教育目的的基本内涵、层次结构以及不同的价值取向。2.重点掌握教育目的的概念及层次机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间的关系;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基本观念和代表人物;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和精神实质;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备考要求:考试要讲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和之前第三章学习过的内发论、外铄论进行区分,避免考试答题混淆。
(五)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本章学生会学习到世界以及我国的学制发展,并且对义务教育和终身教育有一个更加系统的学习。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1.了解我国以及欧美学制的形成和发展。2.掌握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阶段及特点;欧美现代学制类型;义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特点;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一般趋势。本章考试题难度不大,考生可重点识记高频考点。
(六)第六章 学生与教师
这一章是教育学的重点章节,本章一共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学生、教师、师生关系。本章在考试中会以多种形式考查大家。又由于本章与 公告中的重点有部分重合因此更要引起大家的重视。首先学生这个部分中会涉及到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在考试中教育学和法律法规都会涉及到的内容。其次教师这个部分中除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会考查之外,还包括了教师职业道德,这是基本每次都会单独出现在教师招聘公告中的内容。当然,师生关系会涉及到案例分析题目的作答。
综上,在本章复习中:1.了解并掌握学生与教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师生关系的建立。2.重点掌握高频考点:学生的社会性地位;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教师职业角色特点/职业角色多样化;教师劳动特点;教师职业素养;教师专业素养;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师生关系模式;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如何树立教师威信。备考要点:本章内容较多,多以主观题考查,在复习中需重点学习。
(七)第七章 课程
课程这一章一直是考生在备考时的难点。主要是因为章节内容细碎,为考生理解和记忆提高了难度。在复习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思维导图来学习,将内容进行整合,按照一个课程由目标制定到实施最后评价的时间顺序进行学习会更加清晰明了。在复习中1.了解课程目标、资源与实施的相关知识点。2.掌握课程的类型与课程设计、实施的相关模式。3.重点把握导图中高频考点:新课程改革相关理念。备考要求:熟记知识点并能熟练灵活运用到案例分析等主观题的答题之中。
(八)第八章 教学
教学这一章内容多,难度大,简单的识记是不够的。本章中关于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部分好理解但却难答题。尤其是在案例分析题中要能从题干中找到符合的原则与方法并能结合自己的报考岗位进行分析更是加大了考试的难度。除此之外,教学的过程、基本程序、模式等都是考查的重点。并且选择、判断、简答、案例分析甚至论述都会考查到。
因此在复习中考生应1.了解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教学模式。2.掌握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和教学评价及教学组织形式。3.重点把握高频考点: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熟练背诵并能够灵活应用。备考要求:在系统把握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将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相关知识点灵活运用到案例分析等主观题的答题之中。
(九)第九章 德育
本章节也含有德育的原则与方法,但在 近两年来的考试中我们的考查方向逐步偏向了考查德育过程,尤其是其中的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更是多次以简答和案例分析题的形式考查。因此各位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除以往的德育原则和方法的学习之外更应加大对德育规律的复习。
在学习中1.简单了解德育的概念、目标与模式。2.掌握德育过程的基本特点。3.重点把握德育原则、途径和德育方法,熟练背诵并能够灵活应用。备考要求:在系统把握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将德育原则和方法以及德育规律的相关知识点灵活运用到案例分析等主观题的答题之中。
(十)第十章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
本章节难度较低,多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但需要在学习中将之前学到过的内容进行联系和整理,尤其是之前学习到的关于教师和课程这两部分的知识在备考中重点1.了解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掌握班级管理的基本模式及班级产生发展的过程。3.重点把握班主任的管理内容及理想班集体的组建方式。备考要求:能够将新课改的一些理念应用到班级管理中,讲新型的教师观和师生关系联系到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中,灵活把握前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十一)第十一章 课外校外教育
这是教育学的最后一个部分内容,在考试中题目题量很少,且难度不大。因此生在备考的过程中1.了解课外校外教育的意义和主要要求。2.掌握课外校外教育和课堂教育的联系与区别和主要特点。备考要求:本章的内容以选择题为主,简单把握能够再认,重点放在前几章的复习。
在整个教育综合知识的备考中,考生一定要注重思维导图或知识树的充分运用,搭建起每一个大部分的知识结构,在清楚理解、记忆每一个知识的基础上,构建起知识与知识的联系,在构建知识与知识联系的同时,又加深了对原有知识的理解、掌握,有效减轻我们的记忆负担,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在对教育学部分知识进行理解时,考生需要前后联系,有效运用各种记忆术帮助自己进行记忆、理解。尤其是根据每个章节不同的考查形式,按需复习。并且有针对性的练习及时有效的巩固才能够很好的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避免盲目背诵和记忆,针对客观题的内容只要做到再认即可,无需强调逐字逐词的记忆,但对于主观题考查的内容则需要考生完整记忆,并且在记忆的基础之上还需要更深入的理解,尤其是在案例分析的题目中能发现题目中映射的知识点。教育学的考查难度在逐步的加大,希望各位考生能够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之上,加大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进而获得一个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