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申论

首页 > 福建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申论

2020福建省考申论备考:申论非写作类试题,要这么备考才能得高分

福建公务员考试网 | 2020-07-01 16:57

收藏

  距离2020年省考只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很多同学对于申论非写作类试题该如何提高分不知所措。申论科目作为测查考生从事机关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综合型考试,可谓是我们“成功上岸”的半壁江山,甚至对于少部分语言功底“薄弱”的考生是难以逾越的“痛点”。但是,我们大多数的考生在复习备考阶段,投入到申论科目系统学习的时间却少之又少。通过近几年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的分差纵向和横向比对,我们发现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得分普遍不高的大环境下,竟然出现了申论科目分差显著的现象,须引起我们省考备考考生在后续学习阶段的足够重视。

  通过对高分学员的回访调查和近几年来考生考情的大数据研究,我们发现多数耐心复习备考、有语言基础的考生在正常发挥情况下大作文题目中很难拉开差距,多处于二档下类文或三档文范围,分差最多也就10分左右。而反应在整张试卷的分差却时有最高分80+和最低分40左右的现象出现,引起了我们许多教师的广泛关注。经过对考生答题情况的反馈信息和考前模拟的考情考务情况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失分现象多出现在我们分值虽小但有一定难度的简答题方面,甚至对于有些难易程度设置相对简单的“送分题”,也没办法得到较高的分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方面:

  1.作答任务把握不准,常有偏题现象。我们发现,多数得分偏低的考生多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不会“审题”,把握不准题目要求的作答任务,导致从一开始对材料信息发掘的环节就出现了偏差。比方说,我们有很多同学在日常刷题训练过程中,在作答2014年国考市地级考题“青年人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一题目时,对作答任务把握不清,多出现把找具体表现理解成为找具体问题,还有的考生对心理方面问题和心理问题区分不清,问题意识不够明确,从材料整理阶段就背离了题目基本要求,自然就得不到应有的分数。

  2.答案来源拿捏不清,多会答非所问。这方面的问题,即是我们命题人设置题目的重点,往往也是混淆我们考生精准定位答案来源,找准答案出处的难点所在。我们有过实战经验的考生们应该都知道,题目中常有一类简答题目需要结合“给定材料”作答,我们的考生在拿到这样的题目后,也会完全“遵从”题目要求结合全部材料作答,导致最终答案呈现出没有重点、答非所问的现象。例如,要求根据“给定材料”简要分析希望小学遭到废弃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有些考生看到“给定材料”就把答案重点放在了7篇全部给定材料中,甚至还将打工子弟小学和寄宿制学校的相关内容理解成为希望小学遭到废弃的原因,出现答偏答错的现象,自然也很难得到理想分数。

  3.特殊要求关注不够,引发失分状况。我们都知道,在申论考试题目设定中,要求是出题人为我们考生提出的最基本的限制性条件,需要我们在做答题目过程中重点关注。我们的考生往往对内容全面、准确,语言流畅、清晰等一般性细节苛求完美,希望把自己的语言内功以华丽辞藻的修饰,通过一次考试就展现给阅卷人。却战略性的忽略了关键性的特殊细节,比如说分条分类分层次,归纳、概括,观点明确、论证有据等,都是我们在阅卷工作中重要的采分点和高分基本要求。例如:要求根据“给定材料2”简述城市水系所具有的功能,在题目要求中提出了(1)准确、精练,条理清晰;(2)不超过150字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作答过程中,不仅要完成对材料中关键信息的提炼工作,还应该对这些功能进行同类归纳异类罗列的工作,在归纳基础上适度概括,才能得出条理清晰有逻辑性的好答案。

  因此,只有通过明确把握住审题,明确相关的作答任务,才能在省考中一举取得高分。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