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每日一练

首页 > 每日一练

福建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2020年1月1日

公务员考试网 | 2020-01-06 11:03

收藏

  1.

  判断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对偶)

  B.雷锋说:“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借代)

  C.古老的神州是一头沉睡未醒的睡狮,一旦觉醒,定会横空出世。(比拟)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排比)

  2.下列各句中,最通畅、恰当的一句是( )

  A.一旦运动员从自我加强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人类的潜能便会得到惊人的释放

  B.在五十七街,那里有许多鞋店,她会站在那里很久,欣赏着各式各样的皮鞋

  C.她以为这样谈谈很有趣味,但倘若话说得太多,或是过分兴奋的时候,那就让人头痛了

  D.屋里的米黄色沙发如果有知,他一定会作证,说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3.

  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通过听孙局长上的党课,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B.女主人公杜鹃是位单纯善良的舞蹈演员,她爱事业爱生活,阳光一样照耀着她的亲朋

  C.黄阿忠的绘画具有创作性,表现在他常常在其他艺术家同样关注的景物中,发掘出特殊的美

  D.凌晨4点,巡逻队员整装待发,出发巡逻

  4.

  叔本华一生为噪音所苦,并举歌德、康德、李克登堡等人的传记为例,指出几伟大的作家莫不饱受噪音折磨。其实不独作家如此,一切需要思索,甚至仅仅需要休息或放松的人,皆应享有宁静的权利。有一种似是而非的论调,认为好静乃是听觉上的“优洁癖”,知识分子和有闲阶级的“富贵病”。在这种谬见的笼罩之下,噪音的受害者如果向“音源”抗议,或者向第三者,例如警察吧,去申冤投诉,一定无人理会。“人家听得,你听不得?你的耳朵特别名贵?”是习见的反应。所以制造噪音乃是社会之常态,而干涉噪音却是个人之变态,反而破坏了邻里的和谐,将不见容于街坊。诗人库伯说得好:“。”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聒噪的人总是颠倒黑白

  B.吵闹的人总是理直气壮

  C.人啊,保护好你的耳朵

  D.爱好清静,是你的罪证

  5.

  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确如此,而且春天的西湖是最美丽的季节。

  B.现在,电子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和造就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C.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会。

  D.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这些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