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二十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一)临床表现
主要是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其中心绞痛分为稳定型与不稳定型两种,急性心肌梗死分为“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两类。
(二)心绞痛分类
(1)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性胸痛,部位在胸骨中下部之后方以及左前胸部,疼痛性质为压迫性、发闷或紧缩感,疼痛可放射到左上臂内侧、颈部、下颌,持续数分钟,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数分钟可缓解。心电图有缺血性ST段下移及T波倒置,症状缓解后可恢复。
(2)不稳定型心绞痛:如果心绞痛发作有下述特点,被称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①近 1~2 个月内新发生心绞痛,②原有稳定型心绞痛,近期明显加重,表现为:诱发心绞痛的体力负荷量明显下降、疼痛更剧烈、更频繁、持续时间更长、需要更长的时间或更多的药物才能缓解,③休息时发作且持续时间>20 分钟。
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有缺血性 ST 段下移及 T 波倒置,心绞痛缓解后可恢复。部分患者发作时ST段出现一过性抬高,含服硝酸甘油后ST段可迅速降至正常。
(3)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无体力负荷增加的诱因,疼痛持续时间长,伴窒息感,硝酸甘油不能缓解,还可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头晕,甚至晕厥。 体检血压偏低,第一心音减弱,出现第四心音,心尖部可出现收缩期杂音,常出现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 心电图先后出现 T 波高耸、相邻导联ST段单相曲线性抬高、病理性Q波等改变(见于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部分患者心电图表现为明显的缺血性 ST 段下移及 T 波倒置(见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明显升高并随时间动态改变。
(三)心绞痛的诊断
根据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并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心绞痛,可初步诊断,有心绞痛发作时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可确定诊断。
(四)鉴别诊断
(1)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无诱因,胸痛更剧烈,伴有濒死感和恐惧感,持续时间长,服硝酸甘油无效,可伴有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心电图 ST 段抬高或 ST 段显著降低伴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3 倍以上。
(2)其他原因引起的心绞痛:肥厚型梗阻性心脏病者常有猝死的家族史,听诊胸骨左缘第 3、4 肋间可听到收缩期杂音,心电图可见深而窄的 Q 波,主动脉瓣狭窄者在主动脉瓣可听到收缩期杂音。
(3)胃食管反流病:胸骨后烧灼样疼痛,饱餐后平卧易发生,多伴有反酸等反流症状,常于夜间发作。
(4)肋间神经痛:胸痛为刺痛、串痛并沿肋间神经分布,肋骨下缘可有压痛并沿肋间神经放散。 心电图、胸部X线未见异常。
(5)肋软骨炎:可持续数周或数月,深呼吸及上臂活动时加重,肋软骨有压痛。 心电图、胸部X线未见异常。
(6)心脏神经症:青年或中年女性,有神经衰弱的症状,胸痛为短暂的刺痛或较久的隐痛,胸闷、气短与情绪有关,心肺检查正常。 心电图、胸部 X 线片未见异常。
(五)治疗原则
1.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冠心病治疗的三种方法。其中药物治疗是基本手段,同时要强调包括改变生活方式的综合治疗。
(1)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①抗血小板:除非有禁忌证,所用患者均应口服阿司匹林 75~150 mg/ d 治疗。②降脂治疗:控制血脂、稳定粥样硬化斑块、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2)抗心绞痛治疗:目的是达到心肌需氧与供氧的平衡。①β-受体拮抗剂:常用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 除非有禁忌证,均应持续、无限期使用。②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常用有单硝酸异山梨酯、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等。 根据症状使用。③钙通道阻滞剂:常用有硝苯地平(控释或缓释剂型)、氨氯地平、硫氮酮等。 根据病情选用。
(3)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的目标<149/90 mmHg,合并糖尿病、肾病者<130/80 mmHg,糖尿病的控制目标是糖化血红蛋白正常。
2.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除稳定型心绞痛的各项治疗措施外,不稳定型心绞痛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及抗凝(使用肝素)治疗,有些患者还需要介入/ 手术治疗。